[1] |
杨娅姣, 董全林, 党玉杰, 牟洪山, 于金栋, 关龙舟, 赵伟霞, 孙茂多.
多阶平衡式Cockcroft-Walton电路的等效模型与输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4): 045103-.
doi: 10.11884/HPLPB201527.045103
|
[2] |
夏玉玺, 刘高峰, 唐昌建.
206 GHz光子带隙谐振腔回旋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2): 431-435.
doi: 10.3788/HPLPB20122402.0431
|
[3] |
李嵩, 钱宝良, 杨汉武, 孟志鹏, 杨实.
绕制方法对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输出特性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4] |
蒋新颖, 郑建刚, 段文涛, 李明中, 王明哲, 严雄伟, 蒋东镔, 於海武.
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3): 0- .
|
[5] |
吴洋, 李正红, 黄华, 唐传祥, 许州.
C波段相对论行波结构放大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3): 0- .
|
[6] |
于新华, 蒙林, 牛新建.
94 GHz渐变复合腔二次谐波回旋管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7] |
丁雪进, 李建清.
行波管中二次谐波注入对三阶互调的抑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1): 0- .
|
[8] |
雷禄容, 黄华, 范植开, 罗雄, 何琥.
C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3维整管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9] |
殷瑞剑, 刘濮鲲, 杜朝海.
Ka波段二次谐波损耗波导回旋行波管非线性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3): 0- .
|
[10] |
黄勇, 喻胜, 李宏福, 牛新建, 罗勇, 徐勇, 王丽, 王辉.
W波段二次谐波突变复合腔回旋管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3): 0- .
|
[11] |
廖均梅, 李育德, 钟耿, 封涛, 李忠华, 刘效勇, 冉瑞江, 陈梅.
TEA CO2激光器序列带的输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2): 0- .
|
[12] |
蒲友雷, 罗勇.
回旋速调管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与优化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6): 0- .
|
[13] |
徐美健, 於海武, 段文涛, 蒋新颖, 袁晓东, 林东晖, 魏晓峰.
双色膜V形有源镜结构的固体热容激光器输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1): 0- .
|
[14] |
陈林, 姜巍, 谢卫平, 邓建军.
离子对rod-pinch二极管工作特性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0): 0- .
|
[15] |
李文君, 许州, 林郁正, 金晓, 黎明.
S波段宽带大功率连续波耦合腔行波管3维模拟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6): 0- .
|
[16] |
王建勋, 罗勇, 廖绍伟.
70 GHz二次谐波倍频回旋速调管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12): 0- .
|
[17] |
罗勇, 李宏福.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注-波互作用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 0- .
|
[18] |
徐寿喜, 张世昌, 粟亦农, 刘濮鲲.
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双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1): 0- .
|
[19] |
刘睿, 喻胜, 李宏福.
3mm波段二次谐波渐变复合腔回旋管的非线性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3): 0- .
|
[20] |
罗勇, 李宏福, 徐勇, 邓学, 赵青.
低反射低吸收高平均功率输出窗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