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源, 刘庆想, 张健穹, 李相强.
一种直角转弯圆波导模式转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8): 083005-.
doi: 10.11884/HPLPB201830.180074
|
[2] |
王光强, 王建国, 朱湘琴, 王雪锋, 李爽.
圆波导硅探测结构对X波段电磁波模式的响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10): 103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3001
|
[3]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王邦继.
高功率过模圆波导到两路矩形波导功分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9): 093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93001
|
[4] |
孙钧, 胡咏梅, 张立刚, 滕雁, 宋志敏, 肖仁珍, 曹亦兵, 陈昌华.
圆波导定向耦合器在高功率微波测量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6): 063040-.
doi: 10.11884/HPLPB201426.063040
|
[5] |
张信歌, 李少甫, 李波, 邓渊, 李雅楠, 王兰兰.
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8): 083003-.
doi: 10.11884/HPLPB201426.083003
|
[6]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赵柳.
径向线型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0): 0- .
|
[7] |
张治强, 方进勇, 李佳伟, 黄惠军, 王康懿, 宋志敏, 黄文华, 焦永昌.
X波段高功率微波TE11模圆极化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8] |
张健穹, 刘庆想, 赵柳, 李相强.
同轴转弯波导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5): 0- .
|
[9] |
袁成卫, 钟辉煌, 张强.
斜接弯波导模式转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6): 0- .
|
[10] |
谢永超, 石金艳.
倾斜偏心对同轴波导TEM模式性能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0): 0- .
|
[11] |
张强, 袁成卫, 刘列.
TM01-TE11三弯曲圆波导模式转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7): 0- .
|
[12] |
刘庆想, 葛名立, 袁成卫, 臧杰锋.
一种新型高功率微波相移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4): 0- .
|
[13] |
袁成卫, 钟辉煌, 刘庆想, 张晓萍, .
同轴波导内金属支撑杆的散射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7): 0- .
|
[14] |
袁成卫, 钟辉煌, 刘庆想, 钱宝良.
半径渐变同轴波导模式耦合系数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8): 0- .
|
[15] |
史宗君, 杨梓强, 梁正.
高功率同轴波导Ubitron放大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9): 0- .
|
[16] |
刘庆想, 袁成卫.
一种新型同轴TEM-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1): 0- .
|
[17] |
牛新建, 李宏福, 喻胜, 谢仲怜.
高功率弯波导TE01-TM11模式变换临界角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5): 0- .
|
[18] |
牛新建, 李宏福, 谢仲怜.
高功率毫米波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1): 0- .
|
[19] |
牛新建, 李宏福, 喻胜, 谢仲怜.
高功率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
[20] |
余川, 刘庆想, 崔学芳, 文舸一.
同轴TEM-余矩形TE10模式变换器的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