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进寿.
条纹及分幅相机技术发展概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1): 112003-1-112003-17.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19
|
[2] |
徐伟, 王涛, 何智兵, 吴章文.
化学气相沉积-氧化烧结法制备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2008-.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2008
|
[3] |
李晋, 杨志文, 杨品, 杨正华, 董建军, 李三伟, 刘慎业, 江少恩, 曹柱荣.
神光-Ⅲ主机X光双通道单分幅成像系统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10): 102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1
|
[4] |
王峰, 彭晓世, 康洞国, 谷建法, 刘慎业, 刘永刚, 徐涛, 陈铭, 梅雨.
聚变反应时间历程的双峰结构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3): 657-661.
doi: 10.3788/HPLPB20132503.0657
|
[5] |
彭晓世, 王峰, 徐涛, 刘慎业, 魏惠月, 黄天晅, 刘永刚, 陈铭, 梅雨.
高时间分辨的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5): 1152-1156.
doi: 10.3788/HPLPB20132505.1152
|
[6] |
穆宝忠, 吴雯靓, 伊圣振, 王新, 蒋励, 朱京涛, 王占山, 方智恒, 王伟, 傅思祖.
4.75 keV能点四通道Kirkpatrick-Baez显微镜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4): 903-907.
|
[7] |
易荣清, 何小安, 黎航, 杜华冰, 张海鹰, 曹柱荣.
Silex-1飞秒激光装置X射线探测系统时间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2): 3111-3114.
doi: 3111
|
[8] |
漆小波, 张占文, 高聪, 李波, 魏胜.
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的渗透性能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10): 2365-2370.
doi: 10.3788/HPLPB20122410.2365
|
[9] |
李云峰, 陈韬, 袁铮, 曹柱荣, 黎航, 张海鹰, 肖沙里, 刘慎业.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均匀性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10] |
杨志文, 陈韬, 袁铮, 刘慎业, 肖沙里.
基于解析法的X光分幅相机静态增益特性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11] |
杨文正, 白永林, 秦君军, 赵军平, 白晓红, 刘百玉.
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的增益压窄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2] |
臧杰锋, 刘庆想, 林远超, 丁艳峰, 王彬蓉.
边加载径向三腔渡越时间振荡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1): 0- .
|
[13] |
臧杰锋, 刘庆想, 林远超, 丁艳峰, 王彬蓉.
新型径向边加载渡越时间振荡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2): 0- .
|
[14] |
袁铮, 刘慎业, 曹柱荣, 肖沙里, 黎航, 张海鹰, 王丽伟.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5] |
黎航, 曹柱荣, 赵宗清, 巫顺超, 董建军, 易荣清, 陈凯.
微通道板2.0~5.5 keV X射线透过率标定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6): 0- .
|
[16] |
曹柱荣, 张海鹰, 易荣清, 黎航, 董建军, 谷渝秋, 刘慎业, 丁永坤.
X射线分幅相机不同直流偏置下的皮秒选通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6): 0- .
|
[17] |
曹柱荣, 丁永坤, 张海鹰, 白晓红, 刘百玉, 白永林.
X射线分幅相机真空弧放电损害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2): 0- .
|
[18] |
李芝华, 李波.
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玻璃微球堵口特种胶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8): 0- .
|
[19] |
王勐, 丁伯南, 谢卫平.
多层长渡越时间轴向绝缘堆的闪络概率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7): 0- .
|
[20] |
邱孟通, 吕敏, 王奎禄, 黑东炜, 邱爱慈, 曾正中, 杜继业, 蒯斌, 袁媛, 田慧, 孙凤荣, 罗建辉.
Z-pinch X射线时间分辨多幅图像诊断系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