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08卷  第02期

推荐文章
显示方式:
研究报告
黑洞靶内辐射场温度的时空分布实验研究
孙可煦, 易荣清, 黄天喧, 马洪良, 崔延莉, 唐道源, 郑志坚, 温树槐
1996, 08.
摘要:
介绍了黑洞靶腔内辐射场时空分布。实验采用两束1.053 μm波长激光脉冲,对打圆柱型黑洞靶。三台亚千X射线能谱仪从不同方位通过激光入射口或诊断口观测腔内壁不同位置辐射状况。实验结果对注入激光能量归一,给出腔内辐射场时空分布。
双带X光源照射下几何因子对柱形靶腔中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
许琰, 赖东显
1996, 08.
摘要:
讨论了在激光束作用下在双端开口的柱形靶腔中产生双带状X光源的情况下,诸如带状光源的位置、柱靶腔的半径与长度之比及双带源的对称性和能量匹配性等几何因子对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对辐照不均匀度进行了谱分析。通过采用类似Tsakiris等人给出的柱形靶腔在双带X光源下的靶腔温度空间分布,可以大大地简化辐照不均匀度的分析,可以用来计算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表明几何因子对辐照不均匀度有很大的影响,靶腔等离子体的膨胀将有助于获得高的辐照均匀度。
超短电子脉冲产生的相干谐波
丁武
1996, 08.
摘要:
发现了一种产生超辐射谐波的新机制。在这种机制里,谐波脉冲的时间宽度极短;高次谐波与基波的比例比已知的超辐射谐波高得多。
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
高耀明, 李沄生
1996, 08.
摘要:
利用T.A.Mehlhorn理论模型[2]计算和分析了锂离子在金靶中及a 粒子在氘氚靶中的能量沉积过程,考察了温度对射程的影响,给出了离子射程的拟合公式。
“混合”对辐射驱动内爆的影响
姜荣洪, 李沄生, 丁生荣, 姜卫东
1996, 08.
摘要:
对辐射驱动内爆过程中靶球的外壳与热核燃料的“混合”问题,在一维数值模拟中的处理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一维数值模拟的主要结果,对“混合”引起的中子产额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反向导引场自由电子激光器的三维非线性模拟
徐勇, 刘庆想, 周传明
1996, 08.
摘要:
对Conde–Bekefi反向导引场自由电子激光(FEL)放大器实验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分析。当引入一类似于回旋自谐振脉塞收缩角(pinch angle)参数的电子束入射角参数后,其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这预示了反向导引场FEL中束波互作用的一种新机理。
采用脉冲悬丝法测量强流加速腔聚焦场磁轴
章文卫, 李洪, 王华岑, 刘承俊, 丁伯南
1996, 08.
摘要:
介绍了利用脉冲悬丝法校正、测量加速腔磁轴,以及对10MeV LIA束输运系统中40cm长聚焦线圈磁轴偏差的测量,详细描述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从测得的电压波形可区分出磁轴的倾斜与偏移,并可辨别出倾斜与偏移的方向,在聚焦线圈轴向磁场最强为0.072T的条件下,通过多次实验改变悬丝电流从0 .3A到3.8A,并改变电流脉冲宽度从0.3ms到1.5ms,测出了40cm聚焦线圈磁轴的偏差,并给出了磁轴偏差分布的对应波形。测试灵敏度估计为磁轴倾斜1mrad, 偏移0.2mm。
L波段行波聚束器结构研究
周文振, 章向阳, 丁书琳, 许友森, 浦德修, 胡金泉, 李文琴, 李志杰
1996, 08.
摘要:
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L波段高亮度注入器中两种模式的行波聚束器的设计和调配,指出了少腔聚束器的研制特点,并给出了这两种聚束器应用在高亮度注入器中的效果。
HT–6M托卡马克表面加热实验中的光谱现象
徐伟, 万宝年, 李建刚, 谢记康, 方自深, 罗家融, 尹富先, 高翔, 殷飞
1996, 08.
摘要:
HT–6M表面加热实验中实现了H模式放电。分析了Ha 谱线,C III和O II谱线在L-H和H-L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讨论了边界条件、粒子循环、杂质循环对L-H和H-L转化以及对H模的影响。
复合X光激光中复合阶段拉氏点的特性
蓝可, 张毓泉, 于敏
1996, 08.
摘要:
给出了拉氏点在进入Ne/Te增益目标区域后,其电子密度、电子温度、裸核布居概率、类H离子2–1线逃逸概率和增益随时间变化的近似估计式,以及拉氏点进入Ne/Te增益目标区域的时间tg与电子温度Teg必须满足的关系。
10MeV LIA加速电压、电子束流测试
戴光森, 刘承俊, 丁伯南, 程念安
1996, 08.
摘要:
描述了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10MeV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10MeV LIA)加速电压、电子束流波形测试方法,主要介绍了为探测加速腔电压波形而设计的电容性高压脉冲探头(CVP探头)及其测试方法,并介绍了用电阻环四象限点监测束流质心位置及束流强度的方法,以及加速腔电压的叠加测试方法。
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中离子束能谱的测量
郭小明, 罗承沐
1996, 08.
摘要:
利用新研制的紧凑型汤姆生离子能谱仪(Thomson Ion Energy Analyzer),对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中离子能谱进行了测量,在CR-39上得到了清晰的Ar+,Ar2+,Ar3+离子抛物线轨迹,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子的最大能量在1MeV左右,离子能谱分布曲线都随其能量增加而单调下降,近似遵循dN/dT/dwμT-2关系。
高剥离态74W软X射线谱半连续带研究
林彬, 周裕清, 张保汉, 杨国洪, 李军, 亢武
1996, 08.
摘要:
在星光–II激光装置上,用PET平晶谱仪观测了74W高离化度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发射谱,波长范围是0.36 ~ 0.52nm。准确测量和辨认了3dj–nfj(n=5,6)4条类Ni共振线及附近类Cu、类Zn、类Ga和类Ge几个电离级16个半连续带结构谱。实验谱波长测量误差小于0.0005nm,与用相对论自旋轨道劈裂跃迁组(SOSA)模型(不可分辨跃迁组(UTA)特例)和Xa 法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很好。首次提出迭加峰平均波长与离子离化度间关系式。实验和理论数据对等离子体诊断等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10MeV LIA强流电子束的聚焦
石金水, 刘承俊, 邓建军, 丁伯南, 杨琼松, 程念安, 张寿云, 陶祖聪
1996, 08.
摘要:
研究了10MeV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输出束在螺线管透镜作用下的聚焦特性。通过解非线性电子轨迹方程获得实验所需的磁场范围,并解析分析空间电荷效应、发射度、透镜球面像差和色散像差对最小焦斑直径的限制,同时,对束质心螺旋运动影响束聚焦的情况亦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螺线管聚焦磁场下,可获得直径≤6mm的电子束焦斑,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电子束在磁透镜场中压缩传输理论
刘国治
1996, 08.
摘要:
给出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磁透镜场中压缩传输系数的理论公式和计算结果,其结果说明能量传输效率随磁透镜比的增大而减小,随阴极处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一个特定的系统存在一个能通量密度的极限值。
RhXⅥ-InXX离子n=4 Complex跃迁谱线和振子强度的计算
牟致栋, 杨向东, 曾勇, 李孝昌
1996, 08.
摘要:
对类锌等电子序列ZnI–SnXXI离子n=4Complex组态的能级结构和组态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HXR方法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之差DE随Zc的变化关系,找出了用于最小二乘拟合计算的半经验拟合公式,用此公式预测了CdXIX–InXX离子n=4Complex中至今还没有实验值的部分能级。给出了4s2-4s4p, 4s4p-4s4d跃迁波长和相应的HXR方法计算的振子强度,同时也对预测能级值的可靠性作了说明。
上海软X光胶片响应的相对标定
杨家敏, 易荣清, 马洪良, 陈正林, 王红斌, 孙可煦, 郑志坚, 温树槐, 崔明启, 黎刚, 崔聪悟
1996, 08.
摘要:
介绍了在同步辐射源上用透射光栅对“上海”软X光胶片进行相对标定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上海”胶片的特性,得到了在276eV和930eV两能点的胶片黑密度与相对曝光量的关系曲线;应用标定结果,计算了光栅的衍射效率。
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实验研究
桑凤亭, 陈方, 杨柏岭, 孙以珠, 金玉奇, 逄景科, 顾成洲, 王麟, 庄琦
1996, 08.
摘要:
在一台5kW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器装置上采用转网式单重态氧发生器,在Cl2流量为150mmol/s时输出功率已超过1kW,提出了简化预混的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理论模型。
类钠铜离子软X射线激光三体复合泵浦机制的研究
张颖, 朱颀人, 潘守甫, 史桂珍
1996, 08.
摘要:
详细研究了类钠铜离子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各种复合过程,并从理论上描述了类钠铜离子软X射线激光的低温三体复合泵浦机制。
1.053μm激光在腔靶中反常吸收和超热电子的研究
祁兰英, 梅启庸, 赵雪薇, 郑志坚, 李三伟, 李文洪, 谢平, 唐道源, 温树槐, 江文勉, 刘永刚, 张文海, 李朝光
1996, 08.
摘要:
从1990年到1993年,在神光I上我们利用多种能量卡和谱仪,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基频光在腔靶中产生的反常吸收和超热电子。实验获得了腔靶反常吸收光谱、能量和硬X光谱,给出了SRS能谱和能量、超热电子能量和温度与激光参数和靶型的关系,证明了采用短波长激光,SRS和超热电子明显减少。
高电荷态ECR2离子源
刘占稳, 张汶, 张雪珍, 郭晓虹, 袁平, 赵红卫, 冯玉成, 李锦钰, 王辉, 高级元, 马保华, 周嗣信, 王义芳, 未宝文
1996, 08.
摘要:
介绍了兰州重粒子加速器的ECR2离子源的结构特点,给出该离子源的调试结果,并对ECR2源在两种不同的工作参数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讨论。
负载配置对进入射频管热丝脉冲能量的影响
冯文荃, 张华
1996, 08.
摘要:
大功率高压脉冲变压器次级双绕组灯丝馈电时,两绕组平衡不良及负载不对称配置可能引起脉冲能量严重进入射频管热丝。影响进入热丝脉冲能量的因素有负载配置方式,两绕组平衡程度,脉冲宽度及幅度,平衡电容的大小,等效灯丝阻抗及脉冲变压器本身的有关参数等,其中主要因素为负载配置方式。定量分析表明:负载对称配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脉冲后进入热丝的能量比脉冲内大得多。
多段式钕玻璃板条激光放大器小信号增益系数和储能效率的实验研究
冯国英, 吕百达, 叶一东, 蔡邦维, 淳于咏梅, 隋展, 张小民
1996, 08.
摘要:
用阈值法和行波放大法对我们自行设计、加工的新型多段式钕玻璃板条激光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系数和储能效率作了测量,结果表明,放大器储能效率可达3.84%,比常规放大器更高;此外,还具有向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发展的潜在优点。
0.53μm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丁永坤, 郑志坚, 唐道源, 刘慎业, 陈正林, 梅启庸, 祁兰英, 李三伟, 丁耀南, 刘忠礼
1996, 08.
摘要:
利用神光–I激光装置的南路光束经KDP晶体倍频后的0.53μm激光与金盘靶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了吸收、X光转换、SRS超热电子和离子发射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短波长激光,吸收和X–光转换率明显提高,SRS及超热电子的产生得到了明显抑制。
稠密热等离子体的电子传导不透明度研究
袁建奎, 孙永盛, 郑绍唐
1996, 08.
摘要:
采用相对论自洽场平均离子势模型,电子简并效应采用Fermi–Dirac分布描述,参数结构因子用来考虑离子结构的影响,电子对离子的散射截面采用分波分析,利用推广的Ziman公式对稠密热等离子体的电子传导不透明度作了大量计算,并将结果与实验值和其它理论值作了比较。
加速器高频幅度稳定系统
赵建民, 高以鸿, 李正琴
1996, 08.
摘要:
用于HIRFL注入器上的回旋加速器高频机幅度稳定系统完成于1988年,得到了成功应用和明显效果。其电路可等效于一个负反馈闭环回路,依靠其负反馈的作用,可使得加速器高频电压瞬时稳定度在10-4量级,这有助于束流引出的效率和能散的改善。
增强谐波辐射的一种新途径
丁武, 束小建, 杜祥琬
1996, 08.
摘要:
提出用MOPA构型来增强谐波辐射。通过这个构型,人们可以用低能量电子束获得多种短波长和高功率相干光源,而且它可以避免镜子损伤和保持比较好的光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