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10卷  第02期

推荐文章
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光束排布的优化
肖峻, 吕百达, 袁晓东, 冯国英
1998, 10.
摘要:
为提高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球靶的辐照均匀性, 必须对光束的排布进行优化。 本文通过分析球谐模的几何因子, 提出了光束排布的优化规则。按照这个规则排布光束, 可在光束数有限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辐照均匀性。给出了满足此规则的一些典型光束排布实例。
CⅢ离子的振子强度和碰撞强度
周忠源, 闫公敬, 潘守甫
1998, 10.
摘要:
把单电子的径向波函数用Slater型轨道展开后,用CIV3程序对组态相互作用波函数进行了优化,同时计算了CⅢ离子1s2nln'l'(n, n'= 2)和1s22s3l 各态间跃迁的振子强度。利用优化后的波函数,采用R矩阵的方法计算了CⅢ离子1s2nln'l'(n, n'= 2)和1s22s3l 各态间跃迁的碰撞强度,结果与其它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双狭缝透射光栅软X光时空分辨谱仪
陈正林, 丁永坤, 缪文勇, 胡昕, 丁耀南, 郑志坚
1998, 10.
摘要:
利用双狭缝、透射光栅配亚仟X光条纹相机做了具有一维空间、时间和能谱分辨的三维软X光测量仪器(双狭缝透射光栅软X光时空分辨谱仪), 并成功地获得了金盘靶的N带X光(中心波长1.7nm)时空分辨图象 。该仪器空间分辨可达23μm, 时间分辨可达003ns, 能谱分辨(当源大小为100~300μm时对波长1.7nm的X光)可达0.4~ 0.7nm, 只需稍加改动, 即可用于其它波段的X光测量。
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下类镍金离子M带谱的理论计算
杨向东, 刘小红, 程新路, 王红斌, 李三伟, 郑志坚
1998, 10.
摘要:
用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UTA model)计算类镍金(Au 51+)谱中8个跃迁阵的特征参数: 平均波数(kav)、半宽度(FWHM)、总强度(W)和谱线数(L)。利用高斯分布线型,根据各个阵的总强度进行叠加,得到了在总体上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使得在实验中对金M带谱进行时间或空间的高分辨率测量成为可能。
掺溴聚苯乙烯平面调制箔靶的制备及测量
周斌, 王珏, 张玉龙, 沈军, 邓忠生, 赖珍荃, 杨天河, 张会林, 陈玲燕
1998, 10.
摘要:
平面调制靶是ICF分解实验中的重要用靶。介绍了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掺溴聚苯乙烯平面调制箔靶的制备工艺,研究旋转涂覆和流延工艺对靶的表面起伏图形转移的影响,采用SEM观察薄膜表面起伏图形的形貌,对掺杂溴的含量进行测量和控制,以台阶仪测量靶的表面粗糙度。
提高腔靶激光能量注入率的新途径
陈家斌, 郑志坚, 唐道源, 滕浩, 丁永坤, 陈红素, 李雅轩
1998, 10.
摘要:
在“星光Ⅱ”上测量了入射孔边缘镀CH膜的孔靶激光能量注入率,给出了注入率随入射激光能量和波长变化的经验公式,同时对堵口现象物理机理进行了一维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镀CH膜是增加激光能量注入率、提高腔靶辐射温度的有效方法。
神光II装置辐射驱动内爆对称性的研究
曾先才, 功振国, 陈辅之, 常铁强
1998, 10.
摘要:
对神光II条件下辐射驱动内爆的不对称性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靶妨内爆的不对称性对辐射温度的不均匀性非常敏感,DT平均压缩度则对其不敏感。同时,内爆不对称性对中子产额和内爆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辐射驱动内爆的不对称性可以利用辐射温度源的时间调制得到明显的改善。
粒子束及加速器技术
一种消色差等时性强流束三磁铁偏转系统
王厚稳
1998, 10.
摘要:
描述了一种由三块二极磁铁组成,无四极透镜的消色差等时性磁偏转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根据该系统有关色差性和时差性的关系式与TRACE3D程序,设计了一个40MeV 、200A电子束的135°偏转系统,该系统显示了良好的消色差性和等时性。
高功率电子束横向分布特性的间接测量
施将君
1998, 10.
摘要:
用调制传递函数方法间接地确定高功率电子束的横向分布特性, 结果表明, 这一横向分布可以用具有一定比例的高斯分布和本涅特分布的某个组合来表征特性。
NFZ-10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
赖启基, 席德勋, 朱以漳, 纵群, 胡树椿, 王厚稳
1998, 10.
摘要:
研制的电子直线加速器NFZ10的辐照加工能力相当于30PBq的60Co源,电子束能量为4~12MeV,平均束功率为3kW,扫描宽度为1m,能量不稳定度≤±0.5%,束流不稳定度≤±0.6%,扫描不均匀度≤±2.5%。NFZ-10加速器已被用于辐照各种电力半导体器件,一年多来运行稳定可靠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采用束斑极小化的双屏法测量发射度的计算
张令翊, 庄杰佳
1998, 10.
摘要:
双屏法是一种常用的标准的几何发射度测量方法,它需要束流在其中一个靶屏上成腰这一特定条件。在把束腰调到靶屏上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前面的四极磁铁使靶屏上的束斑尽可能的小(束斑极小化),以此代替“成腰”条件,并推导出与“束斑极小化”相对应的双屏法测量发射度计算公式。
合肥光源电子储存环束流闭轨的局部校正
李京纬, 刘祖平, 王筠华
1998, 10.
摘要:
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生储存环的束流轨道偏移。利用现有设备对束流闭轨的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和分析,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得到校正铁强度与束流位置之间移动的响应矩阵。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三个校正铁的凸轨系数,用于束流闭轨的局部凸轨校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储存环光学速调管自发辐射模拟研究
徐宏亮, 刘金英, 何多慧, 刁操政, 贾启卡, 孙葆根
1998, 10.
摘要:
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合肥储存环上TOK的自发辐射,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和讨论了电子束团能散和发射度对自发辐射谱的作用,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实验测出的自发辐射谱调制因子很低的原因。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主脉冲参数和入射条件变化对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
盛家田, 张国平, 刘纬, 杨明伦, 叶春福, 吴建周
1998, 10.
摘要:
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计算和分析了主脉冲激光斜入射与预脉冲垂直入射耦合作用锗靶介质的等离子体状态和激光增益区。研究表明,主脉冲以40°斜入射与其垂直入射相比,在相同靶面功率密度下,电子、离子温度、等离子体烧蚀深度下降约10%。在相同的靶面总能量下,40°斜入射电子温度下降约15%~20%。采用主激光斜入射时间延迟技术,这种下降差别还会更小,能量吸收效率会更高,激光增益区更大。
环状输出UR90束旋转非稳腔的实验研究
魏青, 魏在福, 王润文
1998, 10.
摘要:
提出一种适合于高功率超音速横流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环状输出的UR90束转非稳腔,采用FFT 方法模拟了具有非均匀分布的小信号增益时最低阶模的光场强度分布。利用大口径铜蒸汽激光器, 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放大倍率为1.21和1.13的情况下,环状输出UR90腔正向模与反向模的基本特性, 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由重构矩阵存储精度引起的波前重构误差的研究
张家如, 张凯, 周克恩, 万敏
1998, 10.
摘要:
采用Southwell区域法波前重构模型对泽尼克多项式的前几项进行了波前重构的数值模拟, 研究了由重构矩阵存储精度原因而引起的波前重构误差。结果表明,对于前六项,以8Bit的数据精度来存储重构矩阵就能保证波前重构误差不超过1.0%,而对于具有更高阶的泽尼克多项式,比8Bit更高的数据精度不会使误差减小。对一个测量所得的波前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和上述结论相符合。
用于Hartmann-Shack波前探测器的区域法算法研究
张强, 姜文汉, 许冰
1998, 10.
摘要:
Hartmann-Shack波前探测器是一种成熟的波前探测技术。在区域法波前重构迭代公式的基础上,超松弛迭代因子及迭代精度的合理取值;分析比较了Fried和Southwell两种模式, 认为Fried模式更适合于波前重构。
预主脉冲辐照平面靶产生X射线激光的自相似模型
李英骏, 张杰, 彭翰生, 张毓泉,
1998, 10.
摘要:
利用自相似方法,定量地描述了预-主脉冲辐照平面靶产生X射线激光的物理过程。解析地给出了各物理参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的较好。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预-主激光脉冲的能量匹配和时间间隔,就可以在较低能量的激光装置上产生较强的X射线激光输出。这一结果为简化预脉冲条件下平面靶X射线激光的实验设计和直观定量地解释实验结果提供了一套有用的工具。
高通滤波法数字重现同轴全息图
杨绍光, 谢行恕, 赵永飞, 贾成芝
1998, 10.
摘要:
提出并实现了高通滤波法重现同轴全息图,消除孪生象的影响。详细解释了这种方法的原理。通过数字模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消除强背景辐射干扰的光电探测新方法
曾雄文, 陆启生, 赵伊君, 刘泽金
1998, 10.
摘要:
以InSb探测器(PV型)为例, 通过建立载流子输运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光生电动势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函数关系, 提出了一种消除强背景辐射对光电探测的影响的新方法, 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传统的调零法相比, 该方法精度较高且能适用于更高强度的背景辐射 。
一种激光驱动的超短X射线光源
李冀, 牛憨笨, 张焕文, 杨勤劳, 宋宗贤
1998, 10.
摘要:
介绍一种可产生超短脉冲的新型X射线光源。它由多碱光电阴极、金靶及铍输出窗组成。当该X射线管的阴极受到强光照射时,产生光电子发射,并经电场加速后轰击金靶,产生连续谱的X射线轫致辐射,经铍窗输出。用超短的可见光脉冲驱动该光源,并借助X射线扫描相机测量了该管的X射线输出,获得了5ps的X射线脉冲。这种光源可方便地用来标定X射线扫描相机的时间分辨率,此种产生超短电子脉冲的方法也可在其他方面获得应用。
复合衰荡光腔技术精确检测COIL腔镜高反射率
盛新志, 孙福革, 白吉玲, 顾玉昆, 沙国河, 谢金春, 房本杰, 孙龙, 庄琦, 杨柏龄, 桑凤亭,
1998, 10.
摘要:
采用直型和折叠型衰荡光腔相结合技术精确检测了COIL(氧碘化学激光器)平面高反腔镜在1.315μm的实际反射率为99.931%, 测量精度10-5。该技术对镜片的反射镜角度、基底材料透光性能及尺寸无特殊要求, 可由反射率相对较低的腔镜测量高反射率镜片。
连续波氧碘激光对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的破坏阈值
陈金宝, 陆启生, 钟海荣, 蒋志平, 刘泽金
1998, 10.
摘要: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的连续波氧碘激光辐照下性能的变化,得到其破坏阈值范围为26(089s)~113(14s)W/cm2。 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温升和输出信号的变化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的工作稳定性实验
李富岭, 即明君, 刘万发, 吴树源, 吕国胜, 陈方, 杨柏龄, 庄琦
1998, 10.
摘要:
实验研究了BHP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射流式SOG稳定工作的判据,为射流式SOG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给出了单排孔进气结构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稳定工作的判据vg/vj≤2。提高射流式SOG的BHP驱动压力,以提高射流的速度是提高Cl2摩尔流量也即单重态氧发生量的有效手段。
类镍X光激光研究中的原子参数讨论
李月明, 邹宇
1998, 10.
摘要:
对可能作为X光激光工作介质的47≤Z≤75及Z=41、79各元素的类镍离子, 系统计算了能级结构及各种过程参数。通过对已有部分实验数据的比较、拟合, 给出了对电子关联校正过的激光波长数据。分析了长波长与短波长激光线振子强度随电荷数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竞争关系。以类镍钕离子为例, 分析了粒子数反转及谱线放大对各种过程参数的条件要求并讨论了其它几条重要谱线不能产生增益的原因。
高精度单激光脉冲选择器及同步触发系统
郭良福, 张树葵, 唐军, 王晓东, 文国庆, 彭翰生
1998, 10.
摘要:
通过选择高速、高性能的ECL电路和采取多个半导体雪崩三极管的串并联及整形锐化等措施, 与两个并联的普克尔盒组成高精度电光开关,准确地从钛宝石自锁模激光器输出的82MHz飞秒激光脉冲序列中选出了单个脉冲。
氧碘化学激光器增益谱线的实验研究
多丽萍, 闵祥德, 曲英丽, 李国富, 崔铁基
1998, 10.
摘要:
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为探测光源, 直接测量了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增益谱线的精细结构及其各谱线所占比例。同时用碘原子吸收池标定了六条谱线。
激光束照射下轴压圆柱薄壳热屈曲数值分析
邓可顺, 纪峥
1998, 10.
摘要:
针对激光束照射下承受轴压作用的圆柱薄壳,实现了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泊桑比μ、线膨胀系数α)随温度变化情况下热屈曲破坏有限元数值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激光照射区域产生的热应力和材料软化将导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轴压圆柱壳发生灾难性的热屈曲破坏。
1.06μm连续与脉冲激光对GaAs材料的联合破坏效应
曾交龙, 陆启生, 舒柏宏, 许晓军, 刘泽金
1998, 10.
摘要:
通过1.06μm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联合破坏GaAs材料的实验研究, 给出了GaAs材料在三种不同的连续激光功率密度辐照下, 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 结果表明, 联合破坏时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小于单独使用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根据轴对称二维热模型, 计算了三种情况下连续激光辐照时GaAs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曲线及表面辐照中心处温升随辐照时间的关系, 并估算了其后作用的脉冲激光对材料的温升, 对实验及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着重比较了联合破坏方式和单独破坏方式的优缺点。
高功率微波
100MW重复频率超宽带脉冲辐射源的实验研究
孟凡宝, 杨周炳, 马弘舸, 鞠炳全, 吴文涛, 王平山, 周传明, 常安碧, 任朗
1998, 10.
摘要:
介绍了利用充氮气自击穿开关产生双极脉冲, 并通过同轴双锥天线辐射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电压约±100kV, 脉冲宽度小于等于3.6ns, 工作频率单次、10Hz和100Hz的双极脉冲;同轴双锥天线带宽150MHz~1GHz, 峰值功率辐射效率达65%。
爆炸磁通量压缩发生器设计的几点考虑
谢卫平, 龚兴根, 孙奇志
1998, 10.
摘要:
通过分析提出了爆炸磁通量压缩发生器(MFCG)接触磁通损失的模型和MFCG电感线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MFCG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实验检验。
虚阴极的单电荷层模型
叶卫民, 李传胪
1998, 10.
摘要:
通过引入虚阴极振荡的单电荷层模型,得到了虚阴极振荡产生微波的线性色散关系。同时,分析了入射、反射、透射束流中振荡成份与虚阴极振荡的两本征模式相互作用,得到非线性色散关系,并给出了虚阴极振荡产生微波的机制。
高次谐波开槽回旋行波放大管自洽非线性数值模拟
张宏斌, 李宏福, 喻胜, 王华军, 黄勇, 杨仕文, 杜品忠
1998, 10.
摘要:
:在未考虑电子注速度零散、引导中心零散以及波导壁损耗的情况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均匀截面开槽高次回旋行波放大管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一些重要的互作用规律。电子注绕轴作大回旋运动。在π模式、四次谐波、35.05GHz、58kV、8A、v⊥/v∥=1.5的情况下,饱和效率达到24.4%,增益为34dB,峰值功率为113.2kW,饱和带宽为4%。
异常放能现象
脉冲大电流环境下超热现象实验研究
陈林, 仇旭, 宋盛义
1998, 10.
摘要:
对在重水环境中金属钯丝的脉冲大电流放电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未能观察到中子和超热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推断在适当条件下钯丝的脉冲大电流放电产生中子和超热现象并非完全不可能。
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聚变
鲁润宝
1998, 10.
摘要:
在文献[1]关于电子离子束缚态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对电子-离子束缚态三体系统给出严格的薛定谔方程, 给出能量的近似解:(1)对pep束缚态, 释放单能Ep≈12.5keV的X射线; (2)对D+eD+束缚态, 释放单能ED≈25keV的X射线, 同时引发少量的核聚变, 放出γ、质子、中子、氚、3He和4He。这是两个独立发生的过程。以Ni-H和氘气辉光放 电实验为例,用束缚态模型给出定量的解释。进而提出太阳耀斑发生过程中也包含电子-离子束缚态放射12.5keV和25keV两种X射线并引发少量核聚变的过程, 给出了观测结果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