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10卷  第04期

推荐文章
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He-Ne激光束的焦斑形态控制
曾志革, 凌宁, 姜文汉
1998, 10.
摘要:
用一块37/55单元变形反射镜和一台S-H传感器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 结合光波衍射理论和波面相差理论, 成功地将圆形高斯分布的He-Ne激光束变换为均匀强度分布的方形焦斑。对光学系统产生均匀强度分布的限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激光间接驱动聚变柱形靶腔内光束传输研究
张彬, 肖峻, 吕百达
1998, 10.
摘要:
应用衍射积分理论, 对激光在间接驱动聚变柱形靶腔内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柱形腔靶注入孔以及内壁上的光强分布, 并与几何光学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几何光学方法的适用条件。
光学系统设计中全局优化方法的实现
李良钰, 吴健, 林大键, 刘盛纲
1998, 10.
摘要:
把变尺度法用于光学优化设计中,同时使用了“逃逸函数”技术, 从而实现了光学系统设计的全局优化。在使用逃逸函数时,两个因子H和W的确定是能否“逃逸”优化“陷井”的关键。用这种技术借助于C语言开发的程序成功地设计了一典型的光学系统。
托卡马克电场电子注入的漂移电子束研究
宁成, 潘垣, 汪茂泉, 刘保华
1998, 10.
摘要:
研究了漂移电子束中电子的运动规律, 得到了电子在外加电场、纵磁场和电子束自场中的运动轨迹和漂移速度表达式, 并就它们的成束条件、成束形状和电压要求以及束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认为阴极垂直于纵磁场放置更好一些。
X光加热金平面靶再发射时间的数值模拟
许琰, 赖东显, 冯庭桂
1998, 10.
摘要:
用一维多群辐射输运程序对X光加热金平面靶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出了X光再发射延迟时间, 与最近的双盘靶测得的再发射延迟时间的实验结果相当吻合。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X光各能区再发射的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的。这说明这个一维多辐射输运程序可以较好的模拟X光打击平面靶的实验结果。
激光烧蚀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和非线性行为的数值研究
叶文华
1998, 10.
摘要:
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多种波长的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的二维计算结果,并与Takabe公式和Sanz公式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单模激光烧蚀RTI非线性发展行为的数值结果。线性增长率的二维计算结果很好验证了Sanz公式,表明β值应是2,不是3。当烧蚀速度较大或烧蚀面较宽时,用Takabe公式估计的烧蚀RTI线性增长率与二维计算值明显不符。
测量软X射线脉冲信号的门控积分器
刘天宽, 虞孝麒, 杜洪, 陆靖平, 聂际敏
1998, 10.
摘要:
研制了满足ICF诊断中软X射线能量测量精度要求的具有限定时间积分功能的门控积分器。测试结果表明, 门控积分器的门有效导通时间约为7.8ns; 用信号源做被积信号, 门控积分器与示波器同时测量, 积分非线性小于3%; 门控积分器与示波器测量对比, 最大误差小于门控积分器满量程的5%。
激光聚变空心玻璃微球靶丸充氖工艺
马宏伟, 余斌, 唐永建, 郑永铭, 李秀琴, 温树槐, 袁玉萍
1998, 10.
摘要:
叙述了空心玻璃微球用渗透法进行高温充氖诊断气体工艺研究。分析了影响球内气体压力的一些因素;获得了向不同类型的玻璃微球中充氖诊断气体的最佳充气条件。利用该法在空心玻璃微球中充入了0.02~3MPa的氖诊断气体。
X射线激光在箔靶等离子体中传播过程的解析研究
李英骏, 张杰, 彭翰生, 张启仁
1998, 10.
摘要:
对激光辐照箔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中X射线激光的传播和放大过程进行了解析的分析。在R.A.London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用解析的方法描述了抛物线型电子密度分布增益纵剖面中X射线激光传播和放大过程的物理实质。指出了用最陡下降法求出的解析解中的误差, 并给出了折射长度的临界值。
高功率微波
同心圆环型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粒子模拟
曾葆青, 杨中海
1998, 10.
摘要:
模拟了同心圆环型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电场,利用Fowler-Nordheim方程计算锥尖处的发射电流,利用Lorentz方程计算了电子的运动轨迹。得到了微阴极电子的运动轨迹、相空间图以及电子束的发散度、亮度等,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形成良好的聚焦电子束。
同轴虚阴极振荡器数值模拟
邵浩, 刘国治, 范如玉, 宋志敏, 宋晓欣, 陈昌华
1998, 10.
摘要:
给出了同轴型虚阴极振荡器的数值模拟和部分理论分析结果, 指出许多几何结构参数包括阴极宽度、二极管间隙等都对输出微波的频率、带宽和能量转换效率有较大的影响。给出了这些参量之间关系的数值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同轴虚阴极振荡器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3cm相对论返波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
文光俊, 李家胤, 谢甫珍, 熊祥正, 刘盛纲
1998, 10.
摘要:
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5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分析了3cm相对论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得到了器件微波输出功率,效率,工作频率等参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对电子注特性参数,慢波结构尺寸,引导磁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器件最佳化运行的工作参数。
相对论磁控管输出阻抗
杨郁林, 丁武
1998, 10.
摘要:
用二维全电磁PIC方法模拟了Palevky和Bekefi的A-6型的相对论磁控管实验, 分析了A-6磁控管的物理图象。同时以实验参数为基础, 特别研究了相对论磁控管输出阻抗对输出功率和运行模式的影响, 给出了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阻抗匹配值。
一种简单的高功率微波模式和功率诊断方法
刘国治, 刘静月, 黄文华
1998, 10.
摘要:
从电、磁探针测量原理和计算公式入手, 介绍了一种在波导传输线上的高功率微波模式和功率诊断方法, 以及探针有效耦合面积及时间响应特性的标定方法和实验结果。这种用电、磁探针测量的方法对单模或有主模的高功率微波源的测量具有较好的精度。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波荡器位相误差及垫补计算
贾启卡
1998, 10.
摘要:
给出了波荡器位相误差的函数式, 可由磁场峰值分布直接计算波荡器位相均方根误差。给出了波荡器垫补修正场的简单解析计算式, 可根据垫片的位置、大小、厚度、磁极间隙等参数直接计算出对磁场及位相的修正 。
CW-COIL腔外倍频的初次实验研究
魏凌云, 刘强, 金玉奇, 桑凤亭, 杨柏龄, 多丽萍, 庄琦
1998, 10.
摘要:
在一台数千瓦级的超音速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上, 首先采用LiB3O5晶体, 用第Ⅱ类角度相位匹配方式, 进行腔外倍频实验, 获得了657.5nm的红光输出, 最大转换效率达0.17%。
环形激光光束的波前复原算法比较
张强, 许冰, 姜文汉
1998, 10.
摘要:
针对环形激光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传感器子孔径与变形反射镜驱动器布局,仿真比较了直接斜率法、区域法的Fried模式和Southwell模式三种波前复原算法, 其中, 直接斜率法的波前校正能力及稳定性均为最好。
61单元分立式压电变形反射镜的研制
凌宁, 官春林, 王岚, 曾志革, 饶学军
1998, 10.
摘要:
由于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AO)对分立式压电变形反射镜单元数(61单元)和变形量的要求超过以往研制的变形镜,从理论分析到工艺研究采取措施,研制成功了用于系统实验的变形镜,顺利地完成了AO与跟瞄系统(ATP)的对接,提高了ATP的跟瞄精度。
光学速调管自发辐射谱的测量及调制率的提高
刘金英, 徐宏亮, 刁操政, 贾启卡, 何多慧
1998, 10.
摘要:
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800MeV 电子储存环上进行的相干谐波储存环自由电子激光研究中, 测量了光学速调管的自发辐射谱并提高了它的调制率。
圆柱螺旋电磁Wiggler的场形分析
王贵荣, 杨震华
1998, 10.
摘要:
利用载流圆柱螺旋线系统内部的磁标势满足的Laplace方程, 以及系统磁矢势的积分形式, 定出Laplace方程通解的未知系数, 求得左(右)旋单绕圆柱螺旋线的磁标势。应用磁场的叠加原理以及积分法, 给出了各种类型如双绕、双双绕、交叉绕等螺旋形Wiggler的场形分布公式。
热力联合作用弹性薄圆板的弯曲与屈曲
陈小伟, 陈裕泽, 余同希, 尹益辉
1998, 10.
摘要:
导出了热力联合作用下弹性薄圆板的弯曲动力响应控制方程,讨论了其弯曲变形特点及影响失效的因素。分析表明在短时热能沉积作用下,热屈曲是弹性薄板失效的主要方式之一;反鼓包或反冲塞是热屈曲的后继行为;增加外载和热能沉积功率水平都将加速热屈曲的发生;材料的温度相关性与热能沉积的时空分布对薄板的力学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同为产生和影响热剪切失效(反冲塞)的重要因素。
激光辐射CCD的破坏机理分析
钟海荣, 陆启生, 文铁峰, 刘泽金, 许晓军
1998, 10.
摘要:
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激光辐照CCD及其相似材料结构导致的各种效应, 特别是软硬破坏效应, 给出了各种破坏的阈值及实验方式; 对各种破坏机理及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激光对金属壳密封装药点火的研究
王伟平, 张可星, 刘绪发, 孙承纬
1998, 10.
摘要:
实验研究了重复频率脉冲YAG激光对金属壳密封装药点火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结构破坏的机理和模式, 得到了金属壳内RDX、PETN炸药热爆炸或热爆燃所需激光作用时间与激光功率密度关系。初步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炸药热点火所需激光作用时间与激光强度、光斑尺寸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1.06μm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破坏阈值研究
许晓军, 曾交龙, 陆启生, 舒柏宏, 刘泽金
1998, 10.
摘要:
通过用1.06μm连续波YAG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辐照实验研究, 给出了激光对单元和多元PC型HgCdTe探测器的不同部位辐照的破坏阈值。对工作电流对破坏阈值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
宽带泵浦激光的聚焦位置对SRS发生过程的影响
夏江帆, 王乃彦
1998, 10.
摘要:
结合SRS实验,重点研究了聚焦位置对Raman介质中的物理过程、Stokes光的输出特性的影响,比较了SRS阈值和转换效率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
高功率激光反射镜的几个关键技术
邓建明, 凌宁
1998, 10.
摘要:
分析了制作高功率连续激光反射镜材料的热性能、缺陷及其加工工艺, 提出了制作高功率激光反射镜应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 反射镜材料的综合热性能比值S, 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的大小和晶向的选择, 以及加工工艺的设计。并介绍了实验结果。
C/O比能谱测井中碘化钠探测器对g射线响应函数的计算
梅立泉, 黄艾香
1998, 10.
摘要:
给出了中子g 能谱测井中NaI闪烁探测器对g 射线响应函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3×3NAI(T1)探测晶体对能量直到25MeV的g 射线的能量沉积谱和响应函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电子碰撞激发机制中自电离与双电子俘获
蓝可, 吴建周, 张毓泉
1998, 10.
摘要:
以Ge为例,研究了双电子复合代替自电离与双电子俘获对离子布居的影响;通过解包括双激发态和自电离与双电子俘获过程的速率方程组,研究了类F离子与类Ne离子基态对19.6nm与23.6nm激光线上、下能级的布居贡献因子及类Na离子与类Ne离子的电离速率,并讨论了这两条激光线的反转与增益。
单段与多段阵列式放大器泵浦腔的比较研究
冯国英, 吕百达
1998, 10.
摘要:
对单段和多段阵列式放大器的泵浦腔特性作了大量的数值计算比较,所得结果可用于原型机的优化设计。
粒子束及加速器技术
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上的束腔不稳定性研究
陈龙康
1998, 10.
摘要:
束腔相互作用激发的束流不稳定性是目前高能电子加速器上最重要的不稳定性之一。本文从粒子纵向运动基本方程出发,详尽分析了单束团和多束团情况下束腔纵向偶极不稳定性,并给出了我国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上的计算和实验结果。
辐照直线加速器电子束扫描控制
周常兵, 席德勋, 庄亚
1998, 10.
摘要:
在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扫描线圈内通以准三角波电流能使电子束在扫描方向分布均匀。系统的扫描电流周期和调制器的主脉冲同步, 可消除扫描均匀性中出现的拍频现象。根据速调管调制器主振脉冲频率、扫描宽度和电子束的束斑大小可以定出辐照床的最高运动速度以实现高效率的辐照。
300kV的虚火花放电实验
黄羽, 王明常, 陆宾, 冯诚士, 陈建芳, 杨斥, 王之江
1998, 10.
摘要:
介绍了用脉冲线加速器作驱动电源产生高压虚火花放电的实验。脉冲线加速器由十级马克斯发生器和改装的脉冲形成线构成, 虚火花放电室中注入低气压氮气, 在300kV的放电电压下获得药10kA的高亮度电子束。
HLS储存环束流发射度研究
李永军, 金玉明, 刘祖平
1998, 10.
摘要:
研究了合肥光源(HLS)储存环束流发射度与其长直线节消色散条件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到H函数的匹配时,计算了储存环最低束流发射度;为光源多种运行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