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12卷 第05期
推荐文章
2000, 12.
摘要:
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在腔损耗调制状态下,当调制速度与CO2激光转动能级间的弛豫速度相当时,激光器输出脉冲峰值功率与增益系数间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峰值功率随增益系数的增加,存在饱和现象。这种特性是CO2 B-类激光器的特点,实验和理论模拟结果一致。
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在腔损耗调制状态下,当调制速度与CO2激光转动能级间的弛豫速度相当时,激光器输出脉冲峰值功率与增益系数间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峰值功率随增益系数的增加,存在饱和现象。这种特性是CO2 B-类激光器的特点,实验和理论模拟结果一致。
2000, 12.
摘要:
利用隧道电离诱导闪电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在大气中产生弱等离子体通道的电阻和阈值强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强度为1014 W/cm2量级的超短脉冲激光产生的气体等离子体通道有较好的导电性,所需激光能量很小, 说明在该模型下激光能量的利用效率很高。
利用隧道电离诱导闪电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在大气中产生弱等离子体通道的电阻和阈值强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强度为1014 W/cm2量级的超短脉冲激光产生的气体等离子体通道有较好的导电性,所需激光能量很小, 说明在该模型下激光能量的利用效率很高。
2000, 12.
摘要:
由入射强激光束的强度或相位调制引起的小尺度纹波在经过非线性介质后,将产生强烈的自聚焦效应。在非线性相位延迟(B积分)超过一定值后,将严重影响光束的近场强度分布,甚至造成丝状破坏。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在一定强度调制下的光束经过钕玻璃介质发生自聚焦成丝效应的阈值条件,以及非线性传输的一般规律。可以通过模拟计算,给出高功率激光系统设计中的D-B判据。
由入射强激光束的强度或相位调制引起的小尺度纹波在经过非线性介质后,将产生强烈的自聚焦效应。在非线性相位延迟(B积分)超过一定值后,将严重影响光束的近场强度分布,甚至造成丝状破坏。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在一定强度调制下的光束经过钕玻璃介质发生自聚焦成丝效应的阈值条件,以及非线性传输的一般规律。可以通过模拟计算,给出高功率激光系统设计中的D-B判据。
2000, 12.
摘要:
利用同步辐射环上的超相对论电子束和强激光外源,在光学速调管内产生UV波段的相干光源是很有希望的技术途径。研究了光学速调管内电子束的能量调制和密度调制,给出了光学速调管内谐波超辐射的计算公式,从公式可以直接算出各阶谐波超辐射的功率密度。
利用同步辐射环上的超相对论电子束和强激光外源,在光学速调管内产生UV波段的相干光源是很有希望的技术途径。研究了光学速调管内电子束的能量调制和密度调制,给出了光学速调管内谐波超辐射的计算公式,从公式可以直接算出各阶谐波超辐射的功率密度。
2000, 12.
摘要:
对高占空比、高功率线阵二极管激光器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封装器件性能测试结果:在占空比20%(200μs,1000Hz)时获得峰值功率大于40 W的激光输出,100~1000Hz 重复频率下,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 805~808 nm, 谱线宽度3.2~4.2 nm,激光起伏小于 1%。
对高占空比、高功率线阵二极管激光器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封装器件性能测试结果:在占空比20%(200μs,1000Hz)时获得峰值功率大于40 W的激光输出,100~1000Hz 重复频率下,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 805~808 nm, 谱线宽度3.2~4.2 nm,激光起伏小于 1%。
2000, 12.
摘要:
软X射线投影光刻作为特征线宽小于0.1μm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倍受日美两个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生产大国重视。近年来,在软X射线投影光刻用无污染激光等离子光源、高分辨率大视场投影光学系统、无应力光学装调工艺、深亚纳米级镜面加工和多层膜制备、低缺陷反射式掩模、表面成像光刻胶、精密扫描机构等关键技术均取得了突破。
软X射线投影光刻作为特征线宽小于0.1μm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倍受日美两个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生产大国重视。近年来,在软X射线投影光刻用无污染激光等离子光源、高分辨率大视场投影光学系统、无应力光学装调工艺、深亚纳米级镜面加工和多层膜制备、低缺陷反射式掩模、表面成像光刻胶、精密扫描机构等关键技术均取得了突破。
2000, 12.
摘要: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表面放电光泵浦XeF(C-A)激光形成过程,分析反应粒子、气体温度、腔内损失、耦合透过率、XeF2压力对激光输出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自行研制的表面放电光泵浦XeF(C-A)激光器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表面放电光泵浦XeF(C-A)激光形成过程,分析反应粒子、气体温度、腔内损失、耦合透过率、XeF2压力对激光输出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自行研制的表面放电光泵浦XeF(C-A)激光器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2000, 12.
摘要:
给出了的一种大气参数布网遥测系统,该系统用微机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参数,并且用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多点布网测量,实现多点同步观测。最后还对实际测量的结果做了初步的分析。
给出了的一种大气参数布网遥测系统,该系统用微机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参数,并且用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多点布网测量,实现多点同步观测。最后还对实际测量的结果做了初步的分析。
2000, 12.
摘要:
用归一化量对纯永磁波荡器的磁场进行三维计算分析,讨论了一般情况下有限磁极宽度的三维修正以及对好场区的影响,给出了磁极宽度对通常二维近似的修正曲线以及在不同磁极宽度下相对场强的横向变化曲线。
用归一化量对纯永磁波荡器的磁场进行三维计算分析,讨论了一般情况下有限磁极宽度的三维修正以及对好场区的影响,给出了磁极宽度对通常二维近似的修正曲线以及在不同磁极宽度下相对场强的横向变化曲线。
2000, 12.
摘要:
在北京同步辐射源上建立了X光CCD(Charge-Coupled Device)量子效率实验标定方法,获得了150eV至1500eV能区范围多个X光能点的量子效率实验结果,发展了X光CCD量子效率简化计算模型,并对X光CCD表面油沾污对量子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修正。结果表明经过油沾污修正后的简化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标定结果符合较好。
在北京同步辐射源上建立了X光CCD(Charge-Coupled Device)量子效率实验标定方法,获得了150eV至1500eV能区范围多个X光能点的量子效率实验结果,发展了X光CCD量子效率简化计算模型,并对X光CCD表面油沾污对量子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修正。结果表明经过油沾污修正后的简化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标定结果符合较好。
2000, 12.
摘要:
系统研究了H2流量和H+原位处理CxH1-x薄膜的时间对CxH1-x薄膜的稳定时间、表面悬挂键密度和表面电子局域化程度的影响,表明CxH1-x薄膜的长时间H+原位处理是减小CxH1-x薄膜表面悬挂键密度的有效途径。
系统研究了H2流量和H+原位处理CxH1-x薄膜的时间对CxH1-x薄膜的稳定时间、表面悬挂键密度和表面电子局域化程度的影响,表明CxH1-x薄膜的长时间H+原位处理是减小CxH1-x薄膜表面悬挂键密度的有效途径。
2000, 12.
摘要:
测量了1.053μm激光和金盘靶相互作用产生的3w/2谐波红移峰的波长移动量与谐波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有关物理模型推断出电子温度,排除了3w/2谐波与TPD不稳定性发生在同一区域的可能性。
测量了1.053μm激光和金盘靶相互作用产生的3w/2谐波红移峰的波长移动量与谐波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有关物理模型推断出电子温度,排除了3w/2谐波与TPD不稳定性发生在同一区域的可能性。
2000, 12.
摘要:
用数值模拟研究用高功率强激光驱动柱压缩产生低温度密度梯度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可能性,研究了可能获得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状态的范围,并估计了此类靶中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和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产生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柱压缩可以产生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状态,可以用于辐射不透明度的实验测量。
用数值模拟研究用高功率强激光驱动柱压缩产生低温度密度梯度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可能性,研究了可能获得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状态的范围,并估计了此类靶中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和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产生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柱压缩可以产生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状态,可以用于辐射不透明度的实验测量。
2000, 12.
摘要:
用二维半粒子模拟程序模拟研究了超强激光束与过稠密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存在有质动力加速电子及由该电子再拉动离子而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通道,也发现由高能电子流产生的高强度自生磁场。模拟研究了三种空间形状的激光对钻孔的影响,发现激光场径向梯度越大,钻孔速度越大,越有利于钻孔;对反射波进行诊断,发现了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
用二维半粒子模拟程序模拟研究了超强激光束与过稠密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存在有质动力加速电子及由该电子再拉动离子而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通道,也发现由高能电子流产生的高强度自生磁场。模拟研究了三种空间形状的激光对钻孔的影响,发现激光场径向梯度越大,钻孔速度越大,越有利于钻孔;对反射波进行诊断,发现了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
2000, 12.
摘要:
介绍了微封装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壁内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机理。实验证明,气泡主要是由于有机溶剂中微量水的微相分离造成的。
介绍了微封装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壁内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机理。实验证明,气泡主要是由于有机溶剂中微量水的微相分离造成的。
2000, 12.
摘要:
针对软X光点光源的通过透射衍射光栅获得的测量谱,提出一种新的解谱方法进行解谱。与以往的解谱方法不同,该方法无需选择截止波长。使用该方法对ICF实验中的典型软X光源的透射光栅测量谱进行了解谱,并与以往的解谱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针对软X光点光源的通过透射衍射光栅获得的测量谱,提出一种新的解谱方法进行解谱。与以往的解谱方法不同,该方法无需选择截止波长。使用该方法对ICF实验中的典型软X光源的透射光栅测量谱进行了解谱,并与以往的解谱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000, 12.
摘要:
在电子碰撞的情形下,通过对铜靶的特征X射线测量,从而推算出它的K壳层电离截面。在实验中采用了薄靶厚衬底新方法。通过电子输运计算,由厚衬底产生的反射电子对计数的影响得以修正。用蒙特卡罗技术对质量厚度为23 mg∕cm2的铜靶的多次散射影响作了修正。
在电子碰撞的情形下,通过对铜靶的特征X射线测量,从而推算出它的K壳层电离截面。在实验中采用了薄靶厚衬底新方法。通过电子输运计算,由厚衬底产生的反射电子对计数的影响得以修正。用蒙特卡罗技术对质量厚度为23 mg∕cm2的铜靶的多次散射影响作了修正。
2000, 12.
摘要:
分析了轫致辐射转换靶靶面回流离子产生的机制及其对电子束聚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H+和C+轻离子回流约60ns后,将对束聚焦产生严重影响;Ta+或W+的回流,就短脉冲而言,对束聚焦的影响很小,对长脉冲而言(如脉冲宽度大于200ns),则影响很大。
分析了轫致辐射转换靶靶面回流离子产生的机制及其对电子束聚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H+和C+轻离子回流约60ns后,将对束聚焦产生严重影响;Ta+或W+的回流,就短脉冲而言,对束聚焦的影响很小,对长脉冲而言(如脉冲宽度大于200ns),则影响很大。
2000, 12.
摘要:
利用光路追踪程序对不同入射距离的变栅距平场光栅的成象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与传统平场光栅谱仪不同的入射狭逢到光栅中心距离为155mm的掠入射平焦场谱仪。该谱仪的波段范围为4~40nm,光谱分辨率为0.01nm。利用该谱仪成功地获得了Ti元素的激光等离子体光谱。
利用光路追踪程序对不同入射距离的变栅距平场光栅的成象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与传统平场光栅谱仪不同的入射狭逢到光栅中心距离为155mm的掠入射平焦场谱仪。该谱仪的波段范围为4~40nm,光谱分辨率为0.01nm。利用该谱仪成功地获得了Ti元素的激光等离子体光谱。
2000, 12.
摘要:
简单地介绍了柱坐标粒子模拟算法及实现,利用粒子模拟方法对等离子体融断开关导通过程中的磁场渗透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针对不同的模拟条件出现的模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
简单地介绍了柱坐标粒子模拟算法及实现,利用粒子模拟方法对等离子体融断开关导通过程中的磁场渗透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针对不同的模拟条件出现的模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
2000, 12.
摘要:
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现有的注入系统采用1/4能量注入。二期工程改造后,注入系统采用集中布局方案。以改造后的机器为基础,针对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的两组运行模式,探讨实现满能量注入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现有的注入系统采用1/4能量注入。二期工程改造后,注入系统采用集中布局方案。以改造后的机器为基础,针对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的两组运行模式,探讨实现满能量注入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2000, 12.
摘要:
介绍了控制束心corkscrew运动的原理,给出了用cos/sin线圈产生校正磁场方法并比较两种设计的结果。指出用较严格设计的cos/sin线圈能更有效地调节校正磁场。
介绍了控制束心corkscrew运动的原理,给出了用cos/sin线圈产生校正磁场方法并比较两种设计的结果。指出用较严格设计的cos/sin线圈能更有效地调节校正磁场。
2000, 12.
摘要: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将从ECR离子源射出的Ar4+离子加速、剥离,获得了能量为93.8MeV的 Ar8+离子束流,测量了这些束流通过碳箔后各种离子的发射光谱。根据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出的有关原子数据, 对这些光谱进行了识别和分析。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将从ECR离子源射出的Ar4+离子加速、剥离,获得了能量为93.8MeV的 Ar8+离子束流,测量了这些束流通过碳箔后各种离子的发射光谱。根据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出的有关原子数据, 对这些光谱进行了识别和分析。
2000, 12.
摘要:
电子储存环中,由于被束流势阱俘获的离子会引起束流不稳定性。研究这种不稳定性的产生机制和抑制方法对提高机器的性能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用强-强模型对合肥光源(HLS)电子储存环中离子俘获不稳定性产生机制进行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可用于理解在合肥光源(HLS)储存环上观察到的离子俘获现象。
电子储存环中,由于被束流势阱俘获的离子会引起束流不稳定性。研究这种不稳定性的产生机制和抑制方法对提高机器的性能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用强-强模型对合肥光源(HLS)电子储存环中离子俘获不稳定性产生机制进行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可用于理解在合肥光源(HLS)储存环上观察到的离子俘获现象。
2000, 12.
摘要:
在合肥同步辐射储存环中由于四极铁的旋转误差和在六极铁中垂直方向的闭轨畸变等,导致电子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的耦合,耦合度达到12%(测量值)。为降低束流的横向耦合度,提高光源亮度,拟在储存环中安装斜四极铁,探讨了斜四极铁的设计及安装的方法。
在合肥同步辐射储存环中由于四极铁的旋转误差和在六极铁中垂直方向的闭轨畸变等,导致电子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的耦合,耦合度达到12%(测量值)。为降低束流的横向耦合度,提高光源亮度,拟在储存环中安装斜四极铁,探讨了斜四极铁的设计及安装的方法。
2000, 12.
摘要:
研制了一台重复率Tesla型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空心Tesla变压器对充油Blumlein传输线充电;主开关为自击穿油间隙;二极管为平面阴极有箔二极管。试验是在重复率为0.2Hz和1Hz下分别进行。当重复率为0.2Hz时,加速器连续重复放电70次以上。二极管电压幅值300kV,脉宽30ns,上升沿约5ns。
研制了一台重复率Tesla型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空心Tesla变压器对充油Blumlein传输线充电;主开关为自击穿油间隙;二极管为平面阴极有箔二极管。试验是在重复率为0.2Hz和1Hz下分别进行。当重复率为0.2Hz时,加速器连续重复放电70次以上。二极管电压幅值300kV,脉宽30ns,上升沿约5ns。
2000, 12.
摘要:
基于Poincare-Lyapunov定理, 应用定性分析,提出用非线性反馈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控制。矩阵传输理论研究已发现:质子束的空间电荷效应导致质子束径向发散及束晕现象。因此, 构造一类正弦等形式的非线性反馈函数去抵消质子束空间电荷非线性效应。PIC数值模拟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基于Poincare-Lyapunov定理, 应用定性分析,提出用非线性反馈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控制。矩阵传输理论研究已发现:质子束的空间电荷效应导致质子束径向发散及束晕现象。因此, 构造一类正弦等形式的非线性反馈函数去抵消质子束空间电荷非线性效应。PIC数值模拟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000, 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同步辐射光源常用的光电效应光位置检测器,对其主要性能(如灵敏度、零位偏差和线性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加工误差对检测器性能的影响,为光位置检测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一种改良型的光电效应光位置检测器。
本文介绍了几种同步辐射光源常用的光电效应光位置检测器,对其主要性能(如灵敏度、零位偏差和线性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加工误差对检测器性能的影响,为光位置检测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一种改良型的光电效应光位置检测器。
2000, 12.
摘要:
为了给改造后的合肥储存环留下参考数据,同时为了找到储存环存在的物理问题,储存环特性参数首次被系统测量,它们是动量扩张因子、色散函数、自然色品、校正色品和中心频率。
为了给改造后的合肥储存环留下参考数据,同时为了找到储存环存在的物理问题,储存环特性参数首次被系统测量,它们是动量扩张因子、色散函数、自然色品、校正色品和中心频率。
2000, 12.
摘要:
利用二维半的PIC等离子体物理程序设计了一种新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频率稳定的高功率、高效率的微波器件。此器件采用了锥形慢波结构波导谐振腔,不用外加引导磁场。微波频率可以设计为f=1.6 ~12GHz,功率Pout可达GW。
利用二维半的PIC等离子体物理程序设计了一种新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频率稳定的高功率、高效率的微波器件。此器件采用了锥形慢波结构波导谐振腔,不用外加引导磁场。微波频率可以设计为f=1.6 ~12GHz,功率Pout可达GW。
2000, 12.
摘要:
根据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解特性,提出了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器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算法,将信号在不同分解尺度上的小波能量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各种雷达,尤其是微波雷达弱信号处理的小波能量检测算法,对低信噪比信号检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对强白噪声及强色噪声背景下的低信噪比信号的检测非常有效。
根据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解特性,提出了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器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算法,将信号在不同分解尺度上的小波能量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各种雷达,尤其是微波雷达弱信号处理的小波能量检测算法,对低信噪比信号检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对强白噪声及强色噪声背景下的低信噪比信号的检测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