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12卷 第07期
推荐文章
2000, 12.
摘要:
对COIL中碱性过氧化氢(BHP)溶液中的HO2-浓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了HO2-浓度随不同浓度的KOH和H2O2以及不同比例(体积)配比的变化规律,并做了不同浓度HO2-对氯的利用率和激光输出功率影响的实验,获得的结果对优化BHP的配制和优化实验参数有较大的意义。
对COIL中碱性过氧化氢(BHP)溶液中的HO2-浓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了HO2-浓度随不同浓度的KOH和H2O2以及不同比例(体积)配比的变化规律,并做了不同浓度HO2-对氯的利用率和激光输出功率影响的实验,获得的结果对优化BHP的配制和优化实验参数有较大的意义。
2000, 12.
摘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积分球技术对高能激光能量测试的有效方法,给出了其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误差分析。
介绍了一种采用积分球技术对高能激光能量测试的有效方法,给出了其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误差分析。
2000, 12.
摘要:
通过对小型射流单重态氧发生器的稳定工作条件及射流板性能对发生器的性能影响的考察,在一个小型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中使用射流发生器成功地得到激光输出。
通过对小型射流单重态氧发生器的稳定工作条件及射流板性能对发生器的性能影响的考察,在一个小型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中使用射流发生器成功地得到激光输出。
2000, 12.
摘要:
在1.315μm波长氧碘激光的透射下,对目前破坏阈值高、透过率好的白宝石窗口材料进行了解析的热应力与热应变分析,求得了吸收激光功率产生热透镜焦距和热场分布的解析式。计算了白宝石晶片在波长1.315μm激光倾斜入射时的折射效应,在5mrad夹角下影响极微,可以满足氧碘激光远场方向角条件下的使用。
在1.315μm波长氧碘激光的透射下,对目前破坏阈值高、透过率好的白宝石窗口材料进行了解析的热应力与热应变分析,求得了吸收激光功率产生热透镜焦距和热场分布的解析式。计算了白宝石晶片在波长1.315μm激光倾斜入射时的折射效应,在5mrad夹角下影响极微,可以满足氧碘激光远场方向角条件下的使用。
2000, 12.
摘要:
研究了强激光作用下非热平衡状态光学元件的热透镜效应。对在强激光作用下的光学元件的透射激光方向角进行了时序观测。实验发现,光学元件在达到热平衡状态之前,其热透镜效应呈现某种波动起伏的特征。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其实际意义。
研究了强激光作用下非热平衡状态光学元件的热透镜效应。对在强激光作用下的光学元件的透射激光方向角进行了时序观测。实验发现,光学元件在达到热平衡状态之前,其热透镜效应呈现某种波动起伏的特征。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其实际意义。
2000, 12.
摘要:
在薄层增益近似与非均匀加宽饱和增益系数条件下,用C-7程序对COIL非稳腔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对分析实验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薄层增益近似与非均匀加宽饱和增益系数条件下,用C-7程序对COIL非稳腔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对分析实验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0, 12.
摘要:
介绍了利用耦合波理论编写计算光栅衍射特性程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步骤。利用编写的程序计算并分析了一种用于激光取样光栅TE波和TM波的衍射特性。
介绍了利用耦合波理论编写计算光栅衍射特性程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步骤。利用编写的程序计算并分析了一种用于激光取样光栅TE波和TM波的衍射特性。
2000, 12.
摘要:
通过采用离心泵与换热器进行的换热系统设计,缩短了溶液预混时间,增强了O2(1Δ)发生器的反应换热效率,同时使发生器在反应中具备了动态传质性能,改善了氧碘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通过采用离心泵与换热器进行的换热系统设计,缩短了溶液预混时间,增强了O2(1Δ)发生器的反应换热效率,同时使发生器在反应中具备了动态传质性能,改善了氧碘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2000, 12.
摘要:
采用列管型射流式O2(1Δ)发生器在COIL装置上做了一系列出光实验,对该发生器的性能、参数及相关技术等做了实验研究。实验获得化学效率最高达22.2% 。
采用列管型射流式O2(1Δ)发生器在COIL装置上做了一系列出光实验,对该发生器的性能、参数及相关技术等做了实验研究。实验获得化学效率最高达22.2% 。
2000, 12.
摘要: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到输出窗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对白宝石、石英晶体窗口在光强分布均匀/不均匀、有/无冷却、是否旋转等各种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当光强分布不均匀时,采用旋转方法能有效地减小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当对输出窗口进行强迫冷却时,输出窗口温度场不均匀性明显减小。因此采用涡流管冷却的旋转晶体窗口能有效改善输出窗口的输出特性。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到输出窗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对白宝石、石英晶体窗口在光强分布均匀/不均匀、有/无冷却、是否旋转等各种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当光强分布不均匀时,采用旋转方法能有效地减小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当对输出窗口进行强迫冷却时,输出窗口温度场不均匀性明显减小。因此采用涡流管冷却的旋转晶体窗口能有效改善输出窗口的输出特性。
2000, 12.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式腔镜结构,利用硅镜(钼镜)和铜镜的优点,避免它们的缺点,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畸变。对钼、铜复合镜作了与硅镜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钼、铜复合镜的热畸变比硅镜的约小一半。
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式腔镜结构,利用硅镜(钼镜)和铜镜的优点,避免它们的缺点,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畸变。对钼、铜复合镜作了与硅镜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钼、铜复合镜的热畸变比硅镜的约小一半。
2000, 12.
摘要:
对常规非稳腔的输出镜面进行改造,在原来不透光的中央区域引入增透膜,使之能部分透过,使输出耦合能的比例得到提高;同时加敷适当的位相膜,使中央区与环带区波面位相拉平些。着重报导了均匀化相位常规非稳腔的系列实验和分析,从而使常规非稳腔的环带输出引起的中央不透明区与外环带输出波面的位相突变得到改善,克服了远场能量分布出现较严重离散的问题,使远场中央亮斑能量更集中。
对常规非稳腔的输出镜面进行改造,在原来不透光的中央区域引入增透膜,使之能部分透过,使输出耦合能的比例得到提高;同时加敷适当的位相膜,使中央区与环带区波面位相拉平些。着重报导了均匀化相位常规非稳腔的系列实验和分析,从而使常规非稳腔的环带输出引起的中央不透明区与外环带输出波面的位相突变得到改善,克服了远场能量分布出现较严重离散的问题,使远场中央亮斑能量更集中。
2000, 12.
摘要:
用Ta2O5/SiO2膜系镀制了石英窗口增透膜。并在优化膜系,改进膜厚控制后,使得1315nm波长单面剩余反射率降到0.05%。
用Ta2O5/SiO2膜系镀制了石英窗口增透膜。并在优化膜系,改进膜厚控制后,使得1315nm波长单面剩余反射率降到0.05%。
2000, 12.
摘要:
在保持主气流流量和副气流中I2的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副气流中He的流量,数值模拟氧碘化学激光器拉伐尔喷管内的流场混合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副气流中He的流量的增加,副气流垂直穿透主气流的深度逐渐变大,主、副气流混合状态也逐渐变好,直至氧碘气流混合均匀。
在保持主气流流量和副气流中I2的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副气流中He的流量,数值模拟氧碘化学激光器拉伐尔喷管内的流场混合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副气流中He的流量的增加,副气流垂直穿透主气流的深度逐渐变大,主、副气流混合状态也逐渐变好,直至氧碘气流混合均匀。
2000, 12.
摘要:
从优化膜系、控制膜厚、改善膜面、均衡应力等四个方面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为制备1315nm 45°高反射镜提供一些判断实验数据,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从而使制备的高反射膜取得满意的结果:反射率大于99.8%。
从优化膜系、控制膜厚、改善膜面、均衡应力等四个方面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为制备1315nm 45°高反射镜提供一些判断实验数据,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从而使制备的高反射膜取得满意的结果:反射率大于99.8%。
2000, 12.
摘要:
运用表面热透镜技术精确测量了1315nm高反射硅镜的弱吸收,判断引起吸收的原因,从而为工艺上减少吸收降低损耗提供了保证。
运用表面热透镜技术精确测量了1315nm高反射硅镜的弱吸收,判断引起吸收的原因,从而为工艺上减少吸收降低损耗提供了保证。
2000, 12.
摘要:
通过微波解离Cl2与Ar的混合气来获得Cl原子,并对Cl2解离率进行了测量。反应池内压力在200~253Pa范围变化时,可得到较多的Cl原子。当压力为256Pa时,Cl2 的解离率可达8%以上。但随着反应池内压力的增加,Cl2解离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Cl原子发生复合的几率增大所致。
通过微波解离Cl2与Ar的混合气来获得Cl原子,并对Cl2解离率进行了测量。反应池内压力在200~253Pa范围变化时,可得到较多的Cl原子。当压力为256Pa时,Cl2 的解离率可达8%以上。但随着反应池内压力的增加,Cl2解离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Cl原子发生复合的几率增大所致。
2000, 12.
摘要:
应用微扰理论,对微热变形腔的激光模式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给出了激光模式之间的耦合以及等效光束发散角与镜面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镜面中心处热变形量越大,模式之间的耦合越强,激光腔模式发生畸变就越严重;当镜面中心处热变形量为0.5λ时,基模TEM0的中心光强将下降50%,其等效光束发散角将增大到镜面无变形时的2倍。
应用微扰理论,对微热变形腔的激光模式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给出了激光模式之间的耦合以及等效光束发散角与镜面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镜面中心处热变形量越大,模式之间的耦合越强,激光腔模式发生畸变就越严重;当镜面中心处热变形量为0.5λ时,基模TEM0的中心光强将下降50%,其等效光束发散角将增大到镜面无变形时的2倍。
2000, 12.
摘要:
在主、副气流各组份的流量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数值模拟给出了COIL拉伐尔喷管主、副气流混合状况和各物理量的分布等,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输入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增加三倍,氧碘气流的混合状况稍稍变差,但Mach数和密度等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本不变。
在主、副气流各组份的流量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数值模拟给出了COIL拉伐尔喷管主、副气流混合状况和各物理量的分布等,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输入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增加三倍,氧碘气流的混合状况稍稍变差,但Mach数和密度等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本不变。
2000, 12.
摘要:
在主、副气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氧碘化学激光器中碘喷孔的位置,数值模拟了其混合气体流场特性和小信号增益分布等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碘喷孔在喷管叶片上的位置沿气流方向往下游移动,混合状况变差,光腔中小信号增益降低,输出功率减小,饱和光强沿气流方向的衰减变得平缓。
在主、副气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氧碘化学激光器中碘喷孔的位置,数值模拟了其混合气体流场特性和小信号增益分布等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碘喷孔在喷管叶片上的位置沿气流方向往下游移动,混合状况变差,光腔中小信号增益降低,输出功率减小,饱和光强沿气流方向的衰减变得平缓。
2000, 12.
摘要:
采用输出特性不同的几种激光器测量了多种介质光学薄膜的破坏阈值,并对典型的破坏过程进行显微分析。研究了激光输出特性的不同对薄膜损伤效果的影响:在相同能量输出的条件下,脉冲激光比连续激光更容易形成有效的破坏;连续激光则能通过能量积累而更容易对作用目标造成烧蚀破坏。
采用输出特性不同的几种激光器测量了多种介质光学薄膜的破坏阈值,并对典型的破坏过程进行显微分析。研究了激光输出特性的不同对薄膜损伤效果的影响:在相同能量输出的条件下,脉冲激光比连续激光更容易形成有效的破坏;连续激光则能通过能量积累而更容易对作用目标造成烧蚀破坏。
2000, 12.
摘要:
使用机械-化学抛光法加工大尺寸单晶硅可获超光滑表面,但很难保证良好的面型。提出通过采用开圆孔并连续注入抛光剂的方法来避免抛光盘中心蜂窝眼的出现,可以保证得到良好的面型。最后实验达到较好的面型精度,PV值0.268λ,rms值0.065λ。
使用机械-化学抛光法加工大尺寸单晶硅可获超光滑表面,但很难保证良好的面型。提出通过采用开圆孔并连续注入抛光剂的方法来避免抛光盘中心蜂窝眼的出现,可以保证得到良好的面型。最后实验达到较好的面型精度,PV值0.268λ,rms值0.065λ。
2000, 12.
摘要:
O2(1Δ)绝对浓度的测量,一直是SOG和COIL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体光源模拟标定法测O2(1Δ)绝对浓度,是把发光气体以某一流速引入一已知体积的流动光池中,再通过具有低象差失真的光学系统,把该体光源成象在探测器的有效表面上。探测器和测量仪器组成的测量系统,要经过标准光源和电学标定。本方法可测出O2(1Δ绝对浓度和其分压,O2(1Δ)产率等参数。其中O2(1Δ)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0%。
O2(1Δ)绝对浓度的测量,一直是SOG和COIL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体光源模拟标定法测O2(1Δ)绝对浓度,是把发光气体以某一流速引入一已知体积的流动光池中,再通过具有低象差失真的光学系统,把该体光源成象在探测器的有效表面上。探测器和测量仪器组成的测量系统,要经过标准光源和电学标定。本方法可测出O2(1Δ绝对浓度和其分压,O2(1Δ)产率等参数。其中O2(1Δ)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0%。
2000, 12.
摘要:
氧碘化学激光器由于复杂的动力学因素,激光介质的增益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激光输出功率并不完全随着激光输出孔径成线性增加,也由于这种增益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使在激光输出孔径不变的情况下,激光输出功率也会随着光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此,在激光器工作参数固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激光输出孔径及光轴位置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依赖关系。
氧碘化学激光器由于复杂的动力学因素,激光介质的增益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激光输出功率并不完全随着激光输出孔径成线性增加,也由于这种增益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使在激光输出孔径不变的情况下,激光输出功率也会随着光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此,在激光器工作参数固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激光输出孔径及光轴位置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依赖关系。
2000, 12.
摘要:
针对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激光功率影响不敏感,采用碘量变化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250mmol/s列管式射流氧发生器的出光实验的分析,得到了激光功率波形随碘量变化的实验规律。这一实验结果可用于根据功率波形变化来调节最佳碘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针对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激光功率影响不敏感,采用碘量变化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250mmol/s列管式射流氧发生器的出光实验的分析,得到了激光功率波形随碘量变化的实验规律。这一实验结果可用于根据功率波形变化来调节最佳碘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2000, 12.
摘要:
用计算机光谱拟合的方法研究了氧碘化学激光器腔内碘分子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显示碘分子B态各振动能级的粒子在振动量子数为16的粒子密度最大,且按高斯分布时,数值拟合光谱和实验采集的光谱基本一致。
用计算机光谱拟合的方法研究了氧碘化学激光器腔内碘分子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显示碘分子B态各振动能级的粒子在振动量子数为16的粒子密度最大,且按高斯分布时,数值拟合光谱和实验采集的光谱基本一致。
2000, 12.
摘要:
实验研究了甘油-水溶液通过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喷管长度/直径比的喷管形成射流的破断长度。射流的行为与喷管内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流动状态关系极大。当射流速度比较大时,喷管的缺陷如进口出口的毛刺和流道壁的粗糙度是诱发湍流使射流破断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化学氧碘激光的射流式O2(1Δ)发生器的喷管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研究了甘油-水溶液通过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喷管长度/直径比的喷管形成射流的破断长度。射流的行为与喷管内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流动状态关系极大。当射流速度比较大时,喷管的缺陷如进口出口的毛刺和流道壁的粗糙度是诱发湍流使射流破断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化学氧碘激光的射流式O2(1Δ)发生器的喷管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