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14卷 第02期
推荐文章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一套基于切伦科夫辐射的、用于强流短脉冲电子束束剖面测量的装置。装置利用扫描相机记录背面打毛的石英玻璃薄片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信号。使用该装置,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2MeV注入器上进行了切伦科夫光的验证实验和时间分辨的束剖面测量实验。分析表明,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75ns和0.74mm。
介绍了一套基于切伦科夫辐射的、用于强流短脉冲电子束束剖面测量的装置。装置利用扫描相机记录背面打毛的石英玻璃薄片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信号。使用该装置,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2MeV注入器上进行了切伦科夫光的验证实验和时间分辨的束剖面测量实验。分析表明,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75ns和0.74mm。
2002, 14.
摘要:
理论上分析了利用高温超导体作为透镜聚焦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机理。实验研究中,研制出的YBa2Cu3O7-d 高温超导体作为透镜的传输和聚焦性能被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超导透镜具有明显的聚焦效果,并可有效控制束流强度分布,使被聚焦电子在束横截面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理论上分析了利用高温超导体作为透镜聚焦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机理。实验研究中,研制出的YBa2Cu3O7-d 高温超导体作为透镜的传输和聚焦性能被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超导透镜具有明显的聚焦效果,并可有效控制束流强度分布,使被聚焦电子在束横截面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2002, 14.
摘要:
研制了一种触发电极位于放电通道之外、间隙电极为环状不锈钢弹簧的同轴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该开关通过分布电容耦合实现触发,利用多间隙串联减小抖动,利用弹簧不同匝之间电感隔离形成多通道放电。实验表明:该开关触发可靠、电感低(~20nH)、抖动小(~3ns)、触发特性稳定。
研制了一种触发电极位于放电通道之外、间隙电极为环状不锈钢弹簧的同轴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该开关通过分布电容耦合实现触发,利用多间隙串联减小抖动,利用弹簧不同匝之间电感隔离形成多通道放电。实验表明:该开关触发可靠、电感低(~20nH)、抖动小(~3ns)、触发特性稳定。
2002, 14.
摘要: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02:1)、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充气腔靶端口膜的需要。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02:1)、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充气腔靶端口膜的需要。
2002, 14.
摘要:
鉴于现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属于无格式的原始数据,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在研究总结“星光”和“神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文件格式,并据此重新编写了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叙述了新格式数据文件的优点及应用。
鉴于现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属于无格式的原始数据,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在研究总结“星光”和“神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文件格式,并据此重新编写了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叙述了新格式数据文件的优点及应用。
2002, 14.
摘要:
采用频域分段的方法,对强激光系统的波前畸变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随机相位屏构建低频畸变波前模型,并提出采用迭代算法构建中高频畸变波前模型。使用构建的畸变波前模型作为输入,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色分离光栅对输入波前畸变宽容度的初步规律。
采用频域分段的方法,对强激光系统的波前畸变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随机相位屏构建低频畸变波前模型,并提出采用迭代算法构建中高频畸变波前模型。使用构建的畸变波前模型作为输入,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色分离光栅对输入波前畸变宽容度的初步规律。
2002, 14.
摘要:
在ICF的终端光学聚焦系统中,采用取样光栅(BSG)将透射的三倍频光按一定比例送入能量计中进行能量诊断。本文采用精确耦合波矢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衍射效率与光栅周期、刻槽深度、占空比等的关系,为光栅的实际制作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在ICF的终端光学聚焦系统中,采用取样光栅(BSG)将透射的三倍频光按一定比例送入能量计中进行能量诊断。本文采用精确耦合波矢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衍射效率与光栅周期、刻槽深度、占空比等的关系,为光栅的实际制作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2002, 14.
摘要:
本文利用加权和法,将ICF物理实验对靶点的定位需求分配到各个组件对靶点的需求。运用等概率和不等概率方法,将组件对靶点的需求分配到各元件对靶点的需求。通过光学元件运动量与靶点光束定位之间的关系,确定各个元件定位误差估计值,并将其值作为光学元件定位误差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进行上千条光线追迹法,根据正态分布区间估计法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给出一组具有可行性的光学元件定位误差估计参考表。
本文利用加权和法,将ICF物理实验对靶点的定位需求分配到各个组件对靶点的需求。运用等概率和不等概率方法,将组件对靶点的需求分配到各元件对靶点的需求。通过光学元件运动量与靶点光束定位之间的关系,确定各个元件定位误差估计值,并将其值作为光学元件定位误差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进行上千条光线追迹法,根据正态分布区间估计法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给出一组具有可行性的光学元件定位误差估计参考表。
2002, 14.
摘要:
波前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能定量给出波前畸变的空间频率分布、限定波纹度和粗糙度指标,全面反映ICF驱动器对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加工质量的特殊要求。给出了波前功率谱密度PSD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使用大口径相移干涉仪作为波前检测仪器,对光学磷酸盐钕玻璃透射波前进行了测试实验,获得波前一维PSD分布,证实功率谱密度为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波前参数的一种有效表征方式。同时,还对PSD与均方根RM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波前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能定量给出波前畸变的空间频率分布、限定波纹度和粗糙度指标,全面反映ICF驱动器对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加工质量的特殊要求。给出了波前功率谱密度PSD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使用大口径相移干涉仪作为波前检测仪器,对光学磷酸盐钕玻璃透射波前进行了测试实验,获得波前一维PSD分布,证实功率谱密度为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波前参数的一种有效表征方式。同时,还对PSD与均方根RM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2002, 14.
摘要:
全息干涉是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一个有效测量方法,它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介绍了在“星光Ⅱ”条件下设计的紫外皮秒紫外全息干涉系统的原理,在研究Abel反演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全息干涉是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一个有效测量方法,它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介绍了在“星光Ⅱ”条件下设计的紫外皮秒紫外全息干涉系统的原理,在研究Abel反演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2002, 14.
摘要:
就多程放大系统中产生的低频位相噪声,提出用位相补偿反射镜来进行补偿的静态校正方法。用随机位相屏模拟光学元件产生的低频位相噪声,建立光传输模拟模型,引入等效位相片的概念,将数个光学元件对位相的影响简化为等效位相片,在此基础上对位相补偿反射镜的校正原理进行阐述。进而对双程光路校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效果。
就多程放大系统中产生的低频位相噪声,提出用位相补偿反射镜来进行补偿的静态校正方法。用随机位相屏模拟光学元件产生的低频位相噪声,建立光传输模拟模型,引入等效位相片的概念,将数个光学元件对位相的影响简化为等效位相片,在此基础上对位相补偿反射镜的校正原理进行阐述。进而对双程光路校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效果。
2002, 14.
摘要:
用布儒斯特角放置的多张放大器片作大口径电光开关的检偏器,不仅有利光束的传输,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工程造价和难度。本文计算了不同的片放张数、放大器增益和普克尔盒效率与系统隔离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多程系统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为在相同输入光强时,普克尔盒工作与不工作时输出光束强度相差8倍。
用布儒斯特角放置的多张放大器片作大口径电光开关的检偏器,不仅有利光束的传输,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工程造价和难度。本文计算了不同的片放张数、放大器增益和普克尔盒效率与系统隔离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多程系统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为在相同输入光强时,普克尔盒工作与不工作时输出光束强度相差8倍。
2002, 14.
摘要:
利用强脉冲X射线对Si-SiO2界面进行了辐照,测量了C-V曲线和I-V曲线。实验发现,经过强脉冲X射线对Si-SiO2界面进行的辐照,使C-V曲线产生了正向漂移,这一点与低剂量率辐射结果不同;辐射后,感生I-V曲线产生畸变;特别地,从I-V曲线上还反映出强脉冲X射线辐照的总剂量效应造成电特性 参数明显退化,最后甚至失效。讨论了强脉冲X射线辐照对Si-SiO2界面产生损伤的机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利用强脉冲X射线对Si-SiO2界面进行了辐照,测量了C-V曲线和I-V曲线。实验发现,经过强脉冲X射线对Si-SiO2界面进行的辐照,使C-V曲线产生了正向漂移,这一点与低剂量率辐射结果不同;辐射后,感生I-V曲线产生畸变;特别地,从I-V曲线上还反映出强脉冲X射线辐照的总剂量效应造成电特性 参数明显退化,最后甚至失效。讨论了强脉冲X射线辐照对Si-SiO2界面产生损伤的机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2002, 14.
摘要:
利用自行编制的半导体器件模拟程序mPND1D(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器件内部载流子所满足的非线性、耦合、刚性方程组),对PIN二极管微波限幅器在高功率微波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二极管微波响应截止频率作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励源幅值的升高,器件截止频率增大;随着脉冲长度减小,器件截止频率降低;随着器件恒定温度值升高,截止频率下降。
利用自行编制的半导体器件模拟程序mPND1D(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器件内部载流子所满足的非线性、耦合、刚性方程组),对PIN二极管微波限幅器在高功率微波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二极管微波响应截止频率作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励源幅值的升高,器件截止频率增大;随着脉冲长度减小,器件截止频率降低;随着器件恒定温度值升高,截止频率下降。
2002, 14.
摘要:
描述了建立神经网络驱动的模糊系统的基本过程,结合部分微波效应数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效应预测评估模型。对应于学习样本,给出了网络输出值与样本输出真实值的比对情况,并对部分非学习样本输出值进行了预测,由对比情况可知,网络系统基本能够再现原始数据的真实面貌,并能对未知事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作为一种效应数据处理方法,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描述了建立神经网络驱动的模糊系统的基本过程,结合部分微波效应数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效应预测评估模型。对应于学习样本,给出了网络输出值与样本输出真实值的比对情况,并对部分非学习样本输出值进行了预测,由对比情况可知,网络系统基本能够再现原始数据的真实面貌,并能对未知事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作为一种效应数据处理方法,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的特性。研究了用ESD 模拟器产生ESD EMP的方法,并给出了ESD EMP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在研究ESD模拟器的基础上,首次通过ESD模拟器和GTEM室的结合,在GTEM室内产生了均匀的、重复性和线性好的ESD EMP。实验表明,用这种装置能够实现对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实验室模拟。实现了人们用GTEM室产生ESD EMP的梦想。
介绍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的特性。研究了用ESD 模拟器产生ESD EMP的方法,并给出了ESD EMP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在研究ESD模拟器的基础上,首次通过ESD模拟器和GTEM室的结合,在GTEM室内产生了均匀的、重复性和线性好的ESD EMP。实验表明,用这种装置能够实现对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实验室模拟。实现了人们用GTEM室产生ESD EMP的梦想。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利用自发Raman散射光谱测量低压气流组分绝对浓度的方法,在流动状态下得到了不同压力下的自发喇曼散射光谱,检测最低压力为133帕;对于含N2氧气流在已知N2浓度时实时标定检测了O2的绝对浓度,测量误差小于8%。
介绍了利用自发Raman散射光谱测量低压气流组分绝对浓度的方法,在流动状态下得到了不同压力下的自发喇曼散射光谱,检测最低压力为133帕;对于含N2氧气流在已知N2浓度时实时标定检测了O2的绝对浓度,测量误差小于8%。
2002, 14.
摘要: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关系,从而预言特定的材料在特定的激光作用下的破坏形态。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关系,从而预言特定的材料在特定的激光作用下的破坏形态。
2002, 14.
摘要:
为了提高面阵二极管激光器侧泵浦板条激光器泵浦光的利用率,本文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通过数字模拟设计出了高耦合效率的波导耦合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耦合效率达到85%以上,泵浦光在板条内分布均匀。
为了提高面阵二极管激光器侧泵浦板条激光器泵浦光的利用率,本文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通过数字模拟设计出了高耦合效率的波导耦合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耦合效率达到85%以上,泵浦光在板条内分布均匀。
2002, 14.
摘要:
由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所满足的近轴波方程,应用Bespalov Talanov(BT)理论,导出了光束在两种介质中传输时,小尺度不稳定增长所遵循的微分方程。通过对比分析介质的增益和损耗对高功率激光的小尺度自聚焦行为的不同影响,得出了截止频率、最快增长频率、纹波的积分指数增益等特性随各参量的变化,求得了最大和最小的纹波增长的距离,以及介质的增益和损耗特性对成丝距离的影响。
由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所满足的近轴波方程,应用Bespalov Talanov(BT)理论,导出了光束在两种介质中传输时,小尺度不稳定增长所遵循的微分方程。通过对比分析介质的增益和损耗对高功率激光的小尺度自聚焦行为的不同影响,得出了截止频率、最快增长频率、纹波的积分指数增益等特性随各参量的变化,求得了最大和最小的纹波增长的距离,以及介质的增益和损耗特性对成丝距离的影响。
2002, 14.
摘要:
对波荡器位相误差对自由电子激光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低增益情况解析地给出了波荡器位相误差引起的增益降低因子。结果表明:与自发辐射类似增益的降低与位相误差的方差成简单的指数关系,位相误差的线性变化部分引起最大增益的位移,还表明波荡器位相误差存在时Madey定理仍然成立。对高增益情况也给出了波荡器位相误差引起的增益降低因子。
对波荡器位相误差对自由电子激光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低增益情况解析地给出了波荡器位相误差引起的增益降低因子。结果表明:与自发辐射类似增益的降低与位相误差的方差成简单的指数关系,位相误差的线性变化部分引起最大增益的位移,还表明波荡器位相误差存在时Madey定理仍然成立。对高增益情况也给出了波荡器位相误差引起的增益降低因子。
2002, 14.
摘要:
分析了应用哈特曼传感器测量大气湍流畸变波前时,哈特曼传感器的泽尼克模式复原误差与子孔径划分形式、泽尼克模式复原阶数等的关系,给出了科尔莫哥洛夫湍流下计算哈特曼传感器模式复原误差的公式。对比分析了8×8子孔径划分和32×32子孔径划分的两个哈特曼传感器在实际大气湍流中同步测量的实验结果。
分析了应用哈特曼传感器测量大气湍流畸变波前时,哈特曼传感器的泽尼克模式复原误差与子孔径划分形式、泽尼克模式复原阶数等的关系,给出了科尔莫哥洛夫湍流下计算哈特曼传感器模式复原误差的公式。对比分析了8×8子孔径划分和32×32子孔径划分的两个哈特曼传感器在实际大气湍流中同步测量的实验结果。
2002, 14.
摘要:
指出了发表于《强激光与粒子束》刊2000年12卷6期由楚晓亮、张彬所写“部分相干高斯光束的M2因子及模系数”(简称楚文)一文中的错误并作了物理分析。首先,楚文没有什么新的结果,因为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结果可在《Opt.Lett.》1998年23卷13期和《Appl.Opt.》1999年38卷25期中查到。再者,在楚文中未对如何唯一确定束腰尺寸v0和如何产生他们所提出与文献[2,3](文献[3]发表于《IEEE J.Qua nt.Electron.》1999年35卷6期)不同的部分相干高斯光束作任何物理解释,甚至连“设束腰尺寸v0已知”的话也未提及,因此从楚文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指出了发表于《强激光与粒子束》刊2000年12卷6期由楚晓亮、张彬所写“部分相干高斯光束的M2因子及模系数”(简称楚文)一文中的错误并作了物理分析。首先,楚文没有什么新的结果,因为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结果可在《Opt.Lett.》1998年23卷13期和《Appl.Opt.》1999年38卷25期中查到。再者,在楚文中未对如何唯一确定束腰尺寸v0和如何产生他们所提出与文献[2,3](文献[3]发表于《IEEE J.Qua nt.Electron.》1999年35卷6期)不同的部分相干高斯光束作任何物理解释,甚至连“设束腰尺寸v0已知”的话也未提及,因此从楚文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合肥光源(HLS)基于VXI总线的储存环直流流强测量(DCCT)﹑束流闭轨测量(COD)和光位置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三个测量系统集成在一块VXI DAQ模块上,通过一台工控机向局域网提供发送数据包服务。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极大地减轻了开发的工作量。
介绍了合肥光源(HLS)基于VXI总线的储存环直流流强测量(DCCT)﹑束流闭轨测量(COD)和光位置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三个测量系统集成在一块VXI DAQ模块上,通过一台工控机向局域网提供发送数据包服务。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极大地减轻了开发的工作量。
2002, 14.
摘要:
对陆启生等人提出的描述光伏效应的解析模型涉及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适用性更宽的解析模型。通过对新模型、陆的模型以及另一个解析模型的比较,对前两个模型能够描述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在强光辐照时的信号饱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对陆启生等人提出的描述光伏效应的解析模型涉及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适用性更宽的解析模型。通过对新模型、陆的模型以及另一个解析模型的比较,对前两个模型能够描述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在强光辐照时的信号饱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2002, 14.
摘要:
用直径1μm和10μm金属丝分别测量了大气温度起伏功率谱,提出了测量湍流外尺度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光传输路径上至少有50%的温度谱不符合Kolmogorov的-5/3定律;用直径1μm丝进行单点测量的C2n和直径10μm丝进行双点测量的C2n较为一致;80%的外尺度不超过7m。
用直径1μm和10μm金属丝分别测量了大气温度起伏功率谱,提出了测量湍流外尺度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光传输路径上至少有50%的温度谱不符合Kolmogorov的-5/3定律;用直径1μm丝进行单点测量的C2n和直径10μm丝进行双点测量的C2n较为一致;80%的外尺度不超过7m。
2002, 14.
摘要:
通过对高能激光器气动窗口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的分析,指出建立一套气动窗口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气动窗口工作机理和现有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气动窗口光束质量的方法,即用斯特列尔比来评价气动窗口的光束质量,并辅以相对衍射极限因子进行远场直观说明。分析表明,此种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并达到了不受限于气动窗口类别的光束质量评价的要求。
通过对高能激光器气动窗口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的分析,指出建立一套气动窗口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气动窗口工作机理和现有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气动窗口光束质量的方法,即用斯特列尔比来评价气动窗口的光束质量,并辅以相对衍射极限因子进行远场直观说明。分析表明,此种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并达到了不受限于气动窗口类别的光束质量评价的要求。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在空气中长距离传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该项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型,重点介绍了动态空间补给模型所给出的耦合方程及其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情况下长距离传输模型的适用性。
介绍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在空气中长距离传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该项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型,重点介绍了动态空间补给模型所给出的耦合方程及其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情况下长距离传输模型的适用性。
2002, 14.
摘要:
使用Gleeble 1500热力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预载水平下的LY12铝合金试件在以不同温升率快速加热过程中的响应与破坏,实验结果不仅表明高温可使处于低应力水平下的试件发生破坏,而且表明在相同预载水平下,温升率越高则试件发生屈服和断裂时的温度就越高。对试件断口附近的金相组织的分析表明:高温升率下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热失配造成的材料微观组织的缺陷对试件的破坏过程具有控制作用。
使用Gleeble 1500热力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预载水平下的LY12铝合金试件在以不同温升率快速加热过程中的响应与破坏,实验结果不仅表明高温可使处于低应力水平下的试件发生破坏,而且表明在相同预载水平下,温升率越高则试件发生屈服和断裂时的温度就越高。对试件断口附近的金相组织的分析表明:高温升率下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热失配造成的材料微观组织的缺陷对试件的破坏过程具有控制作用。
2002, 14.
摘要:
描述了对高功率LD端面泵浦Nd:YLF激光放大器的研究。放大器的耦合结构采用微透镜对泵浦光进行准直,透镜导管(Lensduct)对其汇聚,耦合效率达72.2%。用该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的斜效率为35.9%。该激光放大器的口径为Φ 10mm,在1053nm处具有2.66的小信号增益。
描述了对高功率LD端面泵浦Nd:YLF激光放大器的研究。放大器的耦合结构采用微透镜对泵浦光进行准直,透镜导管(Lensduct)对其汇聚,耦合效率达72.2%。用该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的斜效率为35.9%。该激光放大器的口径为Φ 10mm,在1053nm处具有2.66的小信号增益。
2002, 14.
摘要:
介绍了利用合肥光源(HLS)的工作点测量系统进行一些束流参数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这些参数包括工作点、β函数;自然色品以及中心频率。同时还进行了清洗电极对工作点的影响的测量。给出了一些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当吻合。
介绍了利用合肥光源(HLS)的工作点测量系统进行一些束流参数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这些参数包括工作点、β函数;自然色品以及中心频率。同时还进行了清洗电极对工作点的影响的测量。给出了一些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当吻合。
2002, 14.
摘要:
利用热弹性理论分析了在光学材料中由于缺陷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并且针对一个简单的裂纹模型分析了热应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且给出了一些主要参数对于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的规律。
利用热弹性理论分析了在光学材料中由于缺陷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并且针对一个简单的裂纹模型分析了热应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且给出了一些主要参数对于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的规律。
2002, 14.
摘要:
在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中,除可形成传统的单脉冲外,在适当的条件下,还可产生双脉冲。本文运用广义脉宽公式单独计及棱镜系统的色散,用分步富氏法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在脉宽自洽的判据下,模拟了双脉冲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小量的净负色散配合强的啁啾是形成光谱调制的条件。双脉冲只产生在有限的参数范围内且极易被破坏。
在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中,除可形成传统的单脉冲外,在适当的条件下,还可产生双脉冲。本文运用广义脉宽公式单独计及棱镜系统的色散,用分步富氏法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在脉宽自洽的判据下,模拟了双脉冲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小量的净负色散配合强的啁啾是形成光谱调制的条件。双脉冲只产生在有限的参数范围内且极易被破坏。
2002, 14.
摘要:
设计并制作了空心阴极、钮扣阴极、针阴极和条形阴极,利用CCD照相,在5cm×5cm口径范围内,分别对四种阴极放电的空间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预电离电压800V,主放电电压3kV和气体气压约30Pa的条件下,利用空心阴极放电,能够获得空间较为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等离子体可以用作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等离子体电极。
设计并制作了空心阴极、钮扣阴极、针阴极和条形阴极,利用CCD照相,在5cm×5cm口径范围内,分别对四种阴极放电的空间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预电离电压800V,主放电电压3kV和气体气压约30Pa的条件下,利用空心阴极放电,能够获得空间较为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等离子体可以用作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等离子体电极。
2002, 14.
摘要:
对矩形激光短脉冲能量以内热源形式在有限厚绝热平板内释放所导致的非傅里叶导热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格林函数与有限积分变换方法求得了绝热平板内温度分布的解析解,分析了平板内热波传播与反射行为以及温度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波动频率取决于平板厚度和材料的热弛豫时间,而其幅值则与内热源释放区域的大小和脉冲宽度的长短有关。
对矩形激光短脉冲能量以内热源形式在有限厚绝热平板内释放所导致的非傅里叶导热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格林函数与有限积分变换方法求得了绝热平板内温度分布的解析解,分析了平板内热波传播与反射行为以及温度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波动频率取决于平板厚度和材料的热弛豫时间,而其幅值则与内热源释放区域的大小和脉冲宽度的长短有关。
2002, 14.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式径向剪切干涉的波前重建算法。先将畸变波前经径向剪切干涉仪形成的空间相位调制干涉条纹图通过傅立叶变换处理获得对应的位相差分布,再直接采用迭代算法能精确重建原始波前,为ICF系统中复杂畸变波前的在线准确检测提供了可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式径向剪切干涉的波前重建算法。先将畸变波前经径向剪切干涉仪形成的空间相位调制干涉条纹图通过傅立叶变换处理获得对应的位相差分布,再直接采用迭代算法能精确重建原始波前,为ICF系统中复杂畸变波前的在线准确检测提供了可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2002, 14.
摘要:
通过建立一套氟化氢泛频化学激光器实验系统,介绍了一种新型高超音速低温喷管的结构及其实验参数设置方法;对喷管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实验结果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找出了改善喷管性能的方法。由该喷管构成的激光系统已顺利出光。
通过建立一套氟化氢泛频化学激光器实验系统,介绍了一种新型高超音速低温喷管的结构及其实验参数设置方法;对喷管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实验结果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找出了改善喷管性能的方法。由该喷管构成的激光系统已顺利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