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对雷达导引头的极化域电磁干扰机理与仿真

戴幻尧 周波 莫翠琼 王建路 王正

戴幻尧, 周波, 莫翠琼, 等. 对雷达导引头的极化域电磁干扰机理与仿真[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 103241.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1
引用本文: 戴幻尧, 周波, 莫翠琼, 等. 对雷达导引头的极化域电磁干扰机理与仿真[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 103241.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1
Dai Huanyao, Zhou Bo, Mo Cuiqiong, et 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echanism and simulation in polarization for mono-pulse radar seeker[J].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2015, 27: 103241.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1
Citation: Dai Huanyao, Zhou Bo, Mo Cuiqiong, et 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echanism and simulation in polarization for mono-pulse radar seeker[J].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2015, 27: 103241.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1

对雷达导引头的极化域电磁干扰机理与仿真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1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戴幻尧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echanism and simulation in polarization for mono-pulse radar seeker

  • 摘要: 防空、反舰、空对空、空对地导弹普遍采用单脉冲雷达主动寻的制导方式,这种雷达精确制导武器严重威胁了机载平台、大型舰船以及地面等重要军事目标的安全。为了对抗这种威胁,将电子攻击和硬杀伤武器进行组合无疑是上策,但在升空平台和舰艇上对单脉冲跟踪制导雷达进行电子电磁干扰存在很多技术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极化域电磁干扰的可行性,分析了其极化域电磁干扰机理、干扰条件和干扰方法,得到了目标回波和极化干扰共同作用下的定向误差曲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天线系统的几何形状以及反射面和辐射器不够完善、辐射器偏离反射器的焦点和绕射现象等,引起了交叉极化,天线罩对入射波的不均匀插入相位延迟和传输系数,增大了交叉极化水平,使得雷达精确制导武器易受极化域电磁干扰的影响,且干扰角误差可达到波束宽度的量级。交叉极化干扰技术亟须从理论研究进入实际装备阶段,应引起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张薇,张少甫,牛作成. 强电磁脉冲对导弹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 舰船电子对抗. 2023(01): 22-27+90 . 百度学术
    2. 王海军,聂孝亮,刘海业,王岩. 交叉极化干扰对探测跟踪雷达测角影响研究. 现代防御技术. 2019(05): 99-104 . 百度学术
    3. 王海军,戴幻尧,聂孝亮,刘海业. 交叉极化干扰对阵列雷达测角影响研究. 航空兵器. 2019(06): 68-74 . 百度学术
    4. 鲍志超,莫翠琼,王正. PD雷达导引头干扰效果评估. 舰船电子对抗. 2017(01): 35-38+73 . 百度学术
    5. 胡建国. 某特殊钢厂电磁干扰故障分析及改进方案. 新技术新工艺. 2017(04): 65-6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7
  • HTML全文浏览量:  270
  • PDF下载量:  408
  • 被引次数: 1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5-11
  • 修回日期:  2015-09-15
  • 刊出日期:  2015-10-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