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进寿.
条纹及分幅相机技术发展概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1): 112003-1-112003-17.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19
|
[2] |
李晋, 杨志文, 杨品, 杨正华, 董建军, 李三伟, 刘慎业, 江少恩, 曹柱荣.
神光-Ⅲ主机X光双通道单分幅成像系统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10): 102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1
|
[3] |
易荣清, 何小安, 黎航, 杜华冰, 张海鹰, 曹柱荣.
Silex-1飞秒激光装置X射线探测系统时间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2): 3111-3114.
doi: 3111
|
[4] |
郑志远, 樊振军, 邢杰, 董爱国, 张自力.
双束探测光测量激光等离子体动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11): 2669-2672.
doi: 10.3788/HPLPB20122411.2669
|
[5] |
宗方轲, 杨勤劳, 顾礼, 李翔, 张敬金.
大面积X射线分幅变像管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10): 2386-2390.
doi: 10.3788/HPLPB20122410.2386
|
[6] |
江孝国, 王远, 张开志, 石金水, 邓建军, 李劲.
神龙一号参数测量用高速两分幅相机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5): 1146-1150.
doi: 10.3788/HPLPB20122405.1146
|
[7] |
杨志文, 陈韬, 袁铮, 刘慎业, 肖沙里.
基于解析法的X光分幅相机静态增益特性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8] |
李云峰, 陈韬, 袁铮, 曹柱荣, 黎航, 张海鹰, 肖沙里, 刘慎业.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均匀性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9] |
方娟, 洪延姬, 黄辉, 李倩, 刘准.
点火位置对激光等离子体减阻效能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0] |
王传珂, 焦春晔, 王峰, 蒋小华, 刘永刚, 李三伟, 刘慎业.
激光等离子体受激Raman散射光谱的时间分辨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1] |
吴莹, 陈建平, 倪晓武, 楚然.
激光等离子体对反射波频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12] |
吴刚, 邱爱慈, 吕敏, 黑东炜, 盛亮, 魏福利, 蒯斌, 王亮平, 丛培天, 雷天时, 韩娟娟, 孙铁平.
用于测量Z箍缩铝等离子体K层辐射的邻苯二甲酸氢铊弯晶摄谱仪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7): 0- .
|
[13] |
袁铮, 刘慎业, 曹柱荣, 肖沙里, 黎航, 张海鹰, 王丽伟.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4] |
张海鸥, 王琨, 王桂兰.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2): 0- .
|
[15] |
张继彦, 郑志坚, 杨国洪, 杨家敏, 汪艳, 韦敏习, 胡广月, 张文海, 丁耀南.
金激光等离子体冕区电离态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5): 0- .
|
[16] |
杨柏谦, 张继彦, 韩申生, 郑志坚.
Al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辨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 0- .
|
[17] |
秦兴武, 袁晓东, 黄进, 徐冰, 邓武, 李文洪, 贾怀亭.
用于等离子体诊断的ps激光探针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0): 0- .
|
[18] |
邱孟通, 吕敏, 王奎禄, 黑东炜, 邱爱慈, 曾正中, 杜继业, 蒯斌, 袁媛, 田慧, 孙凤荣, 罗建辉.
Z-pinch X射线时间分辨多幅图像诊断系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1): 0- .
|
[19] |
郑志坚, 陈家斌, 丁永坤, 成金秀, 张保汉, 袁晓东.
斜入射激光等离子体堵口时空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4): 0- .
|
[20] |
成金秀, 温天舒, 朱宗元, 常增虎, 山冰, 侯继东.
MCP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在ICF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6, 08(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