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麒力, 孙迪敏, 马国武, 胡林林, 卓婷婷.
双频回旋管内置准光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5): 053001-1-053001-6.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446
|
[2] |
徐刚, 曾荣.
基于长缝耦合的紧凑型TE31-TE11高功率微波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2): 1230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36
|
[3] |
孙钧, 胡咏梅, 张立刚, 滕雁, 宋志敏, 肖仁珍, 曹亦兵, 陈昌华.
圆波导定向耦合器在高功率微波测量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6): 063040-.
doi: 10.11884/HPLPB201426.063040
|
[4]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王邦继.
高功率过模圆波导到两路矩形波导功分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9): 093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93001
|
[5] |
王强, 崔奉云, 周海京, 杨春, 李彪, 何晓阳.
高功率微波波导无源器件迭代设计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6): 06304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63041
|
[6] |
张信歌, 李少甫, 李波, 邓渊, 李雅楠, 王兰兰.
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8): 083003-.
doi: 10.11884/HPLPB201426.083003
|
[7] |
徐刚, 余川, 李正红, 廖勇, 谢平.
9.4 GHz过模光滑壁TE11HE11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2): 394-398.
doi: 10.3788/HPLPB20132502.0394
|
[8] |
于新华, 牛新建, 姜彦南.
回旋速调管变周期TE01-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9): 2155-2158.
doi: 10.3788/HPLPB20122409.2155
|
[9] |
张治强, 方进勇, 李佳伟, 黄惠军, 王康懿, 宋志敏, 黄文华, 焦永昌.
X波段高功率微波TE11模圆极化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10] |
张强, 袁成卫, 刘列.
高功率微波弯曲矩形波导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11] |
李浩, 汪海洋, 李天明, 周翼鸿, 胡标, 邹焕, 于秀云, 李家胤.
W波段TE62-TEM00准光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2] |
王强, 周海京, 杨春, 李彪, 赫英毅.
TE01-TE11模式变换器的迭代设计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3]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赵柳.
径向线型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0): 0- .
|
[14] |
肖仁珍, 刘国治, 林郁正, 陈昌华, 邵浩, 胡咏梅, 王宏军.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初步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5): 0- .
|
[15] |
肖仁珍, 刘国治, 林郁正, 陈昌华.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理论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2): 0- .
|
[16] |
刘庆想, 袁成卫.
同轴插板式TEM-TE11模式转换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6): 0- .
|
[17] |
刘庆想, 袁成卫.
一种新型同轴TEM-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1): 0- .
|
[18] |
牛新建, 李宏福, 谢仲怜.
高功率毫米波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1): 0- .
|
[19] |
牛新建, 李宏福, 喻胜, 谢仲怜.
高功率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
[20] |
张江川, 李家胤, 杨梓强.
相对论返波管模式变换器的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1, 13(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