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聂勇, 闫二艳, 杨浩, 黄诺慈, 陈志国, 郑强林, 鲍向阳, 胡海鹰.
电磁波在非均匀碰撞等离子体中的透射增强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 33(2): 023003-1-023003-7.
doi: 10.11884/HPLPB202133.200233
|
[2] |
杨薇, 周前红, 董志伟.
微波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与余辉中的动理学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5): 053007-.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447
|
[3] |
赵日康, 张紫浩, 张林, 王桂槟, 欧阳吉庭.
圆柱形等离子体对微波散射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05): 0530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043
|
[4] |
李奇, 李晶, 方进勇, 杨涓.
磁化等离子体对平面电磁波吸收特性的数值研究与全波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5): 052002-.
doi: 10.11884/HPLPB201628.052002
|
[5] |
徐翱, 杨林, 尚绍环, 金大志, 杜涛, 谈效华.
气体火花开关初始放电等离子体演化过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5): 055004-.
doi: 10.11884/HPLPB201628.055004
|
[6] |
郭星月, 刘阳, 周海京.
并行时域电场积分方程方法在动态海面二维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0): 103216-.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16
|
[7] |
林也非, 聂在平, 阙肖峰.
半空间背景下目标电磁散射等效模型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0): 103208-.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08
|
[8] |
丁剑博, 廖成, 盛楠.
表面平整目标的电磁散射快速预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3201-.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3201
|
[9] |
马平, 石安华, 杨益兼, 于哲峰, 部绍清, 黄洁.
再入体缩比模型湍流等离子体电磁散射特性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7): 073201-.
doi: 10.11884/HPLPB201527.073201
|
[10] |
胡强林, 肖桂兰, 余晓光.
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辐射阻尼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6): 1379-1382.
doi: 10.3788/HPLPB20132506.1379
|
[11] |
何湘, 陈建平, 楚然, 陈玉东, 曾小军, 倪晓武.
等离子体用于腔体的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5): 0- .
|
[12] |
王利萍, 胡涛, 刘可仁, 侯德亭, 彭强, 林竞羽.
大尺度粗糙地面的电磁散射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3] |
唐恩凌, 张庆明, 相升海, 杨明海, 李乐新, 张薇.
超高速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电磁特性的研究进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14] |
何湘, 陈建平, 倪晓武, 吴莹, 陈玉东, 曾小军, 秦海潮.
非均匀等离子体对平面电磁波的衰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5] |
贺武生, 毛根旺, 陈茂林, 孙安邦.
电推力器等离子体喷流对航天器通讯电磁波信号衰减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6): 0- .
|
[16] |
吴彬, 林烈, 吴承康, 张澎, 王永庆.
垂直入射电磁波在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层中的传播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2): 225- .
|
[17] |
唐昌建, 龚玉彬, 钱尚介, 张洪润.
离子通道电子束回旋脉塞的等离子体波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3): 0- .
|
[18] |
刘顺坤, 陈雨生, 傅君眉, 汪文秉, 周辉.
有尾焰动力飞行体电磁脉冲效应数值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2): 0- .
|
[19] |
赵雪薇, 张家泰, 郑志坚, 蒋小华, 郑坚.
激光等离子体3ω0/2散射光时空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10(01): 0- .
|
[20] |
屠琴芬, 俞汉清, 陈志华.
强激光等离子体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7, 09(03):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