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攀, 龙继东, 陈德彪, 张篁, 张开志, 李杰, 石金水.
强流激光离子源中的等离子体参数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5): 0551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055103
|
[2] |
丛俊凯, 何衡湘, 夏惠军, 肖婧, 邓翠.
激光诱导环氧玻璃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英)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7): 0720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072003
|
[3] |
陈金忠, 王敬, 马瑞玲, 李旭, 王颖.
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的自吸收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1): 0120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012002
|
[4] |
王海涛, 范承玉, 沈红, 乔春红, 张京会, 张鹏飞, 马慧敏, 徐慧玲.
飞秒光丝中等离子体密度时间演化特征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5): 1024-1028.
doi: 10.3788/HPLPB20122405.1024
|
[5] |
杨兆锐, 袁萍, 李忠文, 杨治虎.
超强激光脉冲作用下的Au等离子体L-X射线辐射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8): 1896-1900.
doi: 10.3788/HPLPB20122408.1896
|
[6] |
赵小侠.
激光诱导铝合金E414d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空间分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9): 0- .
|
[7] |
姚红兵, 孟春梅, 张永康, 佟艳群, 管海兵.
多脉冲高能量强激光诱导产生A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8] |
王传珂, 焦春晔, 王峰, 蒋小华, 刘永刚, 李三伟, 刘慎业.
激光等离子体受激Raman散射光谱的时间分辨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9] |
吕宜超, 张红, 程新路, 卓全录, 安广文.
类铜铅离子自电离速率与双电子俘获强度的扭曲波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9): 0- .
|
[10] |
胡智民, 杨家敏, 张继彦, 张文海, 李三伟, 丁耀南, 安竹.
高温铝等离子体X光发射谱实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2): 0- .
|
[11] |
王瑞荣, 肖沙里, 钱家渝, 董佳钦, 熊俊, 傅思祖, 陈伟民.
高分辨椭圆弯晶谱仪在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7): 0- .
|
[12] |
张继彦, 杨国洪, 缪文勇, 丁耀南.
激光间接驱动内爆靶丸的X光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6): 0- .
|
[13] |
陈光华, 李泽仁, 刘寿先, 陈林.
用离焦4f差分干涉仪测量等离子体壳层电子密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7): 0- .
|
[14] |
王传珂, 刘慎业, 况龙钰, 蒋刚, 王哲斌, 胡广月, 彭晓世, 李文洪, 蒋小华, 刘永刚.
两级喇曼压缩系统配偏振干涉仪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6): 0- .
|
[15] |
张继彦, 杨家敏, 郑志坚, 杨国洪, 丁耀南, 张文海, 王耀梅, 李军.
Al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时间分辨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9): 0- .
|
[16] |
张继彦, 杨国洪, 郑志坚, 杨家敏, 丁耀南, 张文海, 李军.
金激光等离子体的空间分辨X射线发射谱及其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0): 0- .
|
[17] |
王以超, 郑坚, 俞昌旋, 蒋小华, 郑志坚.
1.053μm激光照射金平面靶产生的散射光谱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1): 0- .
|
[18] |
刘承宜, 郭弘, 刘勇.
稳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X光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5): 0- .
|
[19] |
林景全, 陈波, 尼启良, 曹健林, 周忠源.
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靶材的选择及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10(03): 0- .
|
[20] |
张颖, 朱颀人, 潘守甫, 史桂珍.
类钠铜离子软X射线激光三体复合泵浦机制的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6, 08(02):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