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晓凤, 赵元安, 彭丽萍, 汪小双, 李大伟, 邵建达.
液晶相位调控器件的高功率激光应用相关问题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3): 032003-1-032003-9.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426
|
[2] |
高清松, 周唐建, 尚建力, 汪丹, 李密, 邬映臣, 王君涛, 王亚楠, 徐浏, 杜应磊, 陈小明, 张凯, 唐淳.
高效紧凑室温Yb:YAG板条全固态激光技术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2): 121009-1-121009-5.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85
|
[3] |
刘娇, 王君涛, 周唐建, 高清松.
高功率平面波导激光器研究进展及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1015-.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1015
|
[4] |
余俊宏, 郭林辉, 高松信, 谭昊, 尹新启.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5): 051005-.
doi: 10.11884/HPLPB201426.051005
|
[5] |
李静, 郑轶, 罗晋, 陈松林, 关振威, 梁璐.
航空复合涂层材料的激光烧蚀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2): 029003-.
doi: 10.3788/HPLPB201426.029003
|
[6] |
苏华, 魏玉欣, 王小军, 唐淳.
大口径谐振腔式固体激光中的动力学不稳定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7): 071008-.
doi: 10.11884/HPLPB201426.071008
|
[7] |
谢娜, 黄晚晴, 郭仪, 王晓东, 方香云, 赵榆霞, 李庆, 孙立, 赵润昌, 粟敬钦, 朱启华.
双光子吸收材料用于高功率激光近场控制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8] |
孙志红, 李平, 赵润昌, 李志军, 刘华, 夏彦文.
高功率激光装置打靶精度测试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9] |
彭钦军, 许祖彦.
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功率和光束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10] |
王建明, 段开椋, 赵振宇, 王屹山, 赵卫.
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1): 0- .
|
[11] |
乔春红, 范承玉, 王英俭, 冯晓星, 程东杰.
高能激光大气传输的仿真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11): 0- .
|
[12] |
马晶, 潘锋, 谭立英, 于思源.
城市路径下激光光强起伏特性测量及链路余量估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8): 0- .
|
[13] |
邓洪祥, 祖小涛, 郑万国, 吴卫东, 徐世珍, 赵军普, 向霞.
梯度膜作为高功率激光反射膜的初步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1): 0- .
|
[14] |
侯再红, 吴毅, 张守川, 王小强.
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10): 0- .
|
[15] |
强希文.
高能固体激光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s): 0- .
|
[16] |
谢良平, 粟敬钦, 景峰, 赵建林, 王文义, 王逍, 彭志涛.
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全息“热像”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5): 0- .
|
[17] |
曹百灵, 邬承就, 饶瑞中, 魏合理, 袁怿谦, 龚知本.
HF/DF激光传输的大气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1): 0- .
|
[18] |
彭翰生.
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新奇物理现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4): 0- .
|
[19] |
王韬, 范滇元.
高功率激光放大器脉冲的整形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2): 0- .
|
[20] |
雷广玉, 张天树.
驻区效应对激光大气传输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2):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