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振帮, 黄华, 金晓, 李士锋, 王腾钫.
X波段高功率高增益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0): 103004-1-103004-7.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88
|
[2] |
袁欢, 黄华, 何琥, 戈弋, 孟凡宝, 陈昌华.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相位稳定性的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1): 1130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33
|
[3] |
刘振帮, 雷禄容, 黄华, 金晓, 朱磊, 王淦平, 何琥.
X波段长脉冲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杂模振荡抑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3): 033002-.
doi: 10.11884/HPLPB201628.033002
|
[4] |
雷禄容, 袁欢, 刘振帮, 黄华, 何琥, 黄吉金.
宽带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模拟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2): 0230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023003
|
[5] |
雷禄容, 黄华, 何琥, 刘振帮, 袁欢, 黄吉金.
高功率跨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模拟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3): 033018-.
doi: 10.11884/HPLPB201628.033018
|
[6] |
张泽海, 舒挺, 张军, 戚祖敏.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锁相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8): 2040-2044.
doi: 10.3788/HPLPB20132508.2040
|
[7] |
唐永福, 蒙林, 李海龙, 张斐娜.
单电子束双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管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5): 1184-1188.
doi: 10.3788/HPLPB20132505.1184
|
[8] |
陈永东, 金晓, 李正红, 吴洋, 黄华.
S波段3 GW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9): 2151-2154.
doi: 10.3788/HPLPB20122409.2151
|
[9] |
张泽海, 舒挺, 张军, 仲晓军, 朱俊.
双耦合口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入腔特性的等效电路法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9): 0- .
|
[10] |
张泽海, 舒挺, 张军, 刘静, 白现臣.
L波段相对论速调管的3维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3): 0- .
|
[11] |
郭焱华, 黄华, 罗雄, 张北镇.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相位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2] |
雷禄容, 黄华, 范植开, 罗雄, 何琥.
C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3维整管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13] |
宋玮, 刘国治, 林郁正, 邵浩.
感性加载宽间隙腔相对论速调管的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8): 0- .
|
[14] |
雷禄容, 范植开, 黄华, 何琥.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入腔的3维分析与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3): 0- .
|
[15] |
雷禄容, 范植开, 黄华, 何琥.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8): 0- .
|
[16] |
黄华, 范植开, 孟凡宝, 谭杰, 罗光耀, 曹绍云, 雷禄蓉, 吴勇, 李正红, 周海京, 张北镇, 李春霞.
S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6): 0- .
|
[17] |
黄华, 孟凡宝, 常安碧, 马乔生, 张永辉, 甘延青, 陈代兵, 罗敏, 龚胜纲.
强流短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0): 0- .
|
[18] |
黄华, 范植开, 马乔生, 谭杰, 甘延青, 常安碧, 苏昶.
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初步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
[19] |
黄华, 王平山, 甘延, 陈洪斌, 王文斗, 雷方燕, 郑建国, 吴中发, 吴尚清, 谢敏, 邓建军.
L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10(01): 0- .
|
[20] |
黄华, 王平山, 甘延青, 陈洪斌, 王文斗, 雷方燕, 吴中发.
L波段相对论速调管输入腔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7, 09(04):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