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学东, 陈纪然, 王彧, 王超.
蒸气压对激光辐照靶材烧蚀速率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2): 021002-.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271
|
[2] |
姜学东, 王彧, 陈纪然, 王昕, 王超.
热阻塞效应对激光辐照靶材烧蚀过程的影响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2): 1290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45
|
[3] |
王雅丽, 李喜波, 罗江山, 张建波, 韦建军, 唐永建.
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制备银纳米团簇及粒径尺寸控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8): 082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82001
|
[4] |
朱海燕, 罗文峰, 李晓莉, 张同意.
量子阱在沿其平面方向偏振太赫兹波驱动下子带间光吸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6): 1460-1464.
doi: 10.3788/HPLPB20132506.1460
|
[5] |
尹强, 张林, 周兰, 张淑洋, 肖江, 张伟, 朱方华.
气袋靶制备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1): 93-96.
|
[6] |
陶波, 赵新艳, 胡志云, 叶景峰, 张立荣, 叶锡生, 刘晶儒.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波长调制技术在线测量燃烧场温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7] |
杨家敏, 张继彦, 丁耀南, 杨国洪, 靳凤涛, 袁建民, 李军, 汪艳.
辐射加热铝Ka吸收谱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9): 0- .
|
[8] |
易勇, 卢忠远, 唐永建, 张林.
激光聚变靶丸磁悬浮系统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9): 0- .
|
[9] |
李喜波, 唐晓红, 吴卫东, 唐永建, 王红艳, 杨向东.
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团簇纳米颗粒及性能表征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6): 0- .
|
[10] |
朱隽, 章林文, 龙继东, 李劲, 禹海军, 尚长水, 李剑.
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下回喷靶材速度测量与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4): 0- .
|
[11] |
楚广, 唐永建, 罗江山, 刘伟, 杨天足, 黎军, 洪伟.
ICF物理实验用纳米Cu块体靶材的制备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12): 0- .
|
[12] |
杨小丽, 罗九强, 王俊波, 刘炎焱, 万德明.
大气气溶胶粒子光吸收系数的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6): 0- .
|
[13] |
韦建军, 李朝阳, 唐永建, 吴卫东, 杨向东.
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铜微粒及其结构表征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4): 0- .
|
[14] |
韦建军, 唐永建, 吴卫东, 魏胜, 李朝阳, 杨向东.
自悬浮定向流技术中铜纳米微粒的粒度控制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9): 0- .
|
[15] |
贾天卿, 陈鸿, 沈军, 王珏, 章豫梅, 吴翔.
石英玻璃中导带电子的光吸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4): 0- .
|
[16] |
林景全, 陈波, 尼启良, 曹健林, 周忠源.
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靶材的选择及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10(03): 0- .
|
[17] |
张光军, 张方举, 陈裕泽, 王国韬, 谢惠民, 戴福隆.
激光辐照靶材的温升模拟及变形的云纹干涉测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7, 09(03): 0- .
|
[18] |
刘慎业, 腾浩, 郑志坚, 唐道源, 丁永坤, 张海英, 王树铎, 谭春林.
用于激光吸收和散射光能量测量的4π盒式卡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6, 08(04): 0- .
|
[19] |
蓝可, 张毓泉, 于敏.
复合阶段激光吸收区等离子体的欧拉空间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6, 08(03): 0- .
|
[20] |
甘雨刚, 刘晶儒, 袁孝, 易爱平, 王龙华, 胡志云, 刘建胜, 李铁军, 王丽戈.
百焦耳级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靶材的光学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6, 08(03):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