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攀, 刘尔祥, 李杰, 江孝国, 王韬, 石金水, 龙继东.
氘化物阴极真空弧放电光斑分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 33(3): 0340-1-0340-5.
doi: 10.11884/HPLPB202133.200322
|
[2] |
董攀, 李杰, 郑乐, 刘飞翔, 龙继东, 石金水.
真空弧放电TiH合金阴极表面形貌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1): 01400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356
|
[3] |
张小东, 欧阳晓平, 翁秀峰, 姜文刚, 张建福, 谭新建, 何军章, 魏晨.
基于微通道板的中子探测器γ射线灵敏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4): 044002-.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388
|
[4] |
蒋一岚, 袁晓东, 廖威, 陈静, 张传超, 张丽娟, 王海军, 栾晓雨, 叶亚云.
硅纳米线尖端阵列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1): 0141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014102
|
[5] |
王强强, 邓克立, 邓才波, 邓博, 袁铮, 陈韬, 董建军, 曹柱荣, 刘慎业, 江少恩.
微通道板二次电子倍增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4005-.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4005
|
[6] |
唐建, 邓春凤, 伍春雷, 卢彪, 胡永宏.
脉冲金属氢化物真空弧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1): 114004-.
doi: 10.11884/HPLPB201527.114004
|
[7] |
崔云康, 张晓兵, 雷威, 王琦龙, 狄云松, 李驰, 陈静.
大电流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6): 1509-1512.
doi: 10.3788/HPLPB20132506.1509
|
[8] |
何铁, 雷家荣, 刘猛, 安力, 王新华, 郑普.
Al2O3:Cr荧光屏Fen+束流面分布诊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4): 1013-1016.
|
[9] |
袁铮, 陈伯伦, 曹柱荣, 张海鹰, 黄天暄, 黎航, 刘慎业, 江少恩, 杨家敏.
利用分幅相机测量铋球表面发射X射线图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1): 105-109.
|
[10] |
李云峰, 陈韬, 袁铮, 曹柱荣, 黎航, 张海鹰, 肖沙里, 刘慎业.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均匀性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11] |
杨志文, 陈韬, 袁铮, 刘慎业, 肖沙里.
基于解析法的X光分幅相机静态增益特性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12] |
袁铮, 陈韬, 曹柱荣, 孙可煦, 易荣清, 刘慎业.
金阴极微通道板探测器X射线段的能谱响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3): 0- .
|
[13] |
陈雷锋, 季振国, 糜裕宏, 毛启楠.
界面势垒对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2): 0- .
|
[14] |
代令, 祁康成, 林祖伦, 陈文彬, 李东方.
LaB6场发射阵列牺牲层制备工艺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15] |
蔡厚智, 刘进元, 牛丽红, 廖华, 周军兰.
微通道板中电子时间倍增特性的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0): 0- .
|
[16] |
袁铮, 刘慎业, 曹柱荣, 肖沙里, 黎航, 张海鹰, 王丽伟.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7] |
杨文正, 白永林, 秦君军, 赵军平, 白晓红, 刘百玉.
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的增益压窄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8] |
曹柱荣, 张海鹰, 易荣清, 黎航, 董建军, 谷渝秋, 刘慎业, 丁永坤.
X射线分幅相机不同直流偏置下的皮秒选通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6): 0- .
|
[19] |
黎航, 曹柱荣, 赵宗清, 巫顺超, 董建军, 易荣清, 陈凯.
微通道板2.0~5.5 keV X射线透过率标定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6): 0- .
|
[20] |
祁康成, 林祖伦, 曹贵川, 成建波, DanieldenEngelsen.
LaB6场发射尖锥的场发射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3):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