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亮, 谭清月, 张腾翼, 帅潇潇, 王帅.
电子束二极管脉冲磁场的涡流分析及抑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1): 015004-.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309
|
[2] |
林江川, 陈自东, 陈小群, 张卫东.
高功率微波作用下光电转换器的抗干扰特性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1): 013002-.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58
|
[3] |
张翠翠, 王益, 王建忠.
新型全吸收式高功率微波能量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1): 113001-.
doi: 10.11884/HPLPB201628.160098
|
[4] |
彭升人, 袁成卫, 舒挺, 武大鹏, 张强.
Ka波段高功率微波TM0n-TEM混合模式转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3): 033014-.
doi: 10.11884/HPLPB201628.033014
|
[5] |
李佳玉, 李和廷, 贾启卡.
横向聚焦波荡器磁场的计算与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0): 105104-.
doi: 10.11884/HPLPB201628.160092
|
[6] |
徐莎, 张勇, 王冬, 施美友, 秦奋, 文杰.
金属光子晶体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器冷测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8): 0830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083004
|
[7] |
廖晶晶, 陈亮, 毛伊敏.
极光带下层区电双层及密度空穴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0): 0- .
|
[8] |
朱俊, 舒挺, 张军, 张泽海, 樊玉伟, 高景明, 李国林, 周生岳, 许流荣.
低磁场过模慢波结构型高功率毫米波发生器的改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9] |
张治强, 方进勇, 李佳伟, 黄惠军, 王康懿, 宋志敏, 黄文华, 焦永昌.
X波段高功率微波TE11模圆极化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10] |
赵立山, 袁成卫, 张建德, 张强.
低过模高功率微波方圆模式转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1] |
李志良, 冯进军, 王峨锋, 刘本田, 钱丽军.
回旋管双阳极磁控注入枪的边界元法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2] |
董烨, 董志伟, 杨温渊, 周海京.
同轴周期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通用数值解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8): 0- .
|
[13] |
董烨, 董志伟, 杨温渊, 周海京, 姜幼明.
提高相对论返波管超辐射峰值功率的新途径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7): 0- .
|
[14] |
汪晓波, 许晓军, 陆启生.
固体棒状热容激光器的热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4): 0- .
|
[15] |
高珊, 李育德, 刘治涛.
同轴放电环形增益区谐振腔镜面的场分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7): 0- .
|
[16] |
董烨, 董志伟, 周海京, 杨温渊.
轴对称渐变型类周期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9): 0- .
|
[17] |
李宝忠, 程引会, 陈明, 吴伟, 周辉, 钟玉芬.
一维电磁脉冲模拟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2): 0- .
|
[18] |
陈代兵, 何琥, 刘庆想.
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0): 0- .
|
[19] |
黄文华, 刘静月, 范菊平, 陈昌华, 胡咏梅, 宋志敏, 宁辉.
新型高功率微波探测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3): 0- .
|
[20] |
李家胤, 熊祥正, 杨梓强, 周晓岚, 胡绍湘, 张冰, 马文多, 李慎, 李明光, 梁正, 刘盛纲.
相对论磁控管的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7, 09(04):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