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小磊, 张蓉竹.
降低表面波纹误差的加工轨迹优化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11): 112002-112002.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098
|
[2] |
郝建红, 曹占国, 范宗皓, 王晖, 郭超.
加载电磁带隙结构的阶梯型微带天线设计及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4): 043005-.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419
|
[3] |
王光强, 王建国, 李爽, 曾鹏, 张黎军, 陈再高.
渐变慢波结构的太赫兹过模表面波振荡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3): 0331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033103
|
[4] |
张国伟, 王海洋, 陈维青, 谢霖燊, 王伟, 杨天, 何小平.
60 m×20 m×10 m大尺寸TEM天线传输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32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3202
|
[5] |
刘备, 刘强, 阚勇, 赵翔, 周海京, 闫丽萍.
基于传输线等效法的双腔体屏蔽系数快速算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5): 053203-.
doi: 10.11884/HPLPB201527.053203
|
[6] |
张芳, 董志伟, 杨温渊, 董烨.
345 GHz折叠波导行波管中电磁传输损耗的分析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4): 0431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43101
|
[7] |
张兰兰, 李萍, 曹旭.
基于表面波的新型光子晶体分束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5): 051015-.
doi: 10.11884/HPLPB201426.051015
|
[8] |
朱辉, 阎磊, 胡林林, 陈洪斌, 肖绍球, .
0.22 THz二维电磁带隙波导和阵列天线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4): 973-976.
|
[9] |
魏进进, 周东方, 余道杰, 胡涛, 侯德亭, 夏蔚.
粗糙海面高功率微波传输特性矩量法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2): 412-416.
doi: 10.3788/HPLPB20122402.0412
|
[10] |
王佳斌, 刘永欣, 蒲继雄.
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闪烁系数及其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11] |
刘宁川, 李浩, 李家胤.
加载电磁带隙结构的平切圆锥等角螺旋天线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2] |
青滔, 聂在平, 麻连凤, 何十全, 宗显政.
求解波束波导中激励-传输-辐射问题的积分方程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3] |
曹海林, 王帅涛, 杨士中, 杨力生.
电磁带隙微带天线馈源阵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3): 0- .
|
[14] |
陈曦, 梁昌洪, 刘松华, 梁乐.
级联电磁带隙结构对双频微带天线互耦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10): 0- .
|
[15] |
凌劲, 龚书喜, 路宝, 王文涛, 王兴, 刘苏.
电磁带隙结构在天线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8): 0- .
|
[16] |
郭山红, 孙锦涛, 谢仁宏, 芮义斌, 李鹏.
电磁波穿透墙体的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1): 0- .
|
[17] |
邹文康, 关永超, 宋盛义, 邓建军.
基于波过程的传输线模拟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9): 0- .
|
[18] |
陈亮, 梁昌洪, 党晓杰.
单负介质薄板波导中的表面波模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5): 0- .
|
[19] |
王峨锋, 李宏福, 李浩, 刘迎辉, 喻胜, 牛新建.
螺旋波纹波导的传输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6): 0- .
|
[20] |
杨世信, 龚建民, 盛克敏, 方寅, 任朗.
完全填充手征等离子体波导的电磁波传输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10(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