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鹏飞, 孙凤举, 杨海亮, 孙剑锋, 孙江, 李静雅.
40级串联FLTD驱动杆箍缩二极管的箍缩特性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1): 3065-3068.
doi: 10.3788/HPLPB20132511.3065
|
[2] |
呼义翔, 郭宁, 韩娟娟.
磁绝缘传输线电压测量用自积分式电容分压器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7): 1839-1844.
doi: 10.3788/HPLPB20132507.1839
|
[3] |
李永东, 马萌, 王洪广, 刘纯亮.
磁绝缘传输线损失电流等效电路模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8): 2157-2160.
doi: 10.3788/HPLPB20132508.2157
|
[4] |
章乐, 邹文康, 王学琼, 谢卫平, 刘大刚, 陈林, 王勐, 卫兵.
磁绝缘传输线的模拟设计与实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4): 818-822.
doi: 10.3788/HPLPB20122404.0818
|
[5] |
何勇, 邹文康, 章乐, 宋盛义.
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拟与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3): 581-586.
doi: 10.3788/HPLPB20122403.0581
|
[6] |
张鹏飞, 李永东, 杨海亮, 邱爱慈, 刘纯亮, 王洪广, 郭帆, 苏兆锋, 孙剑锋, 孙江, 高屹.
真空磁绝缘传输线损失电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7] |
章乐, 邹文康, 刘瑜, 谢卫平, 王勐, 陈林, 卫兵, 戴英敏, 任靖.
电感支撑磁绝缘传输线的设计与初步实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9): 0- .
|
[8] |
王冬, 秦奋, 陈代兵, 文杰, 张新凯, 安海狮.
L波段双阶梯阴极磁绝缘线振荡器的粒子模拟与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4): 0- .
|
[9] |
杨超, 刘大刚, 周俊, 夏蒙重, 杨宇鹏, 徐旭光.
粒子模拟中阳极栅网模型的实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0] |
李永东, 王洪广, 刘纯亮, 周岩, 刘美琴.
一种补偿时间步长限制的粒子模拟-蒙特卡罗碰撞模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1): 0- .
|
[11] |
陈代兵, 孟凡宝, 王冬, 范植开.
L波段双频磁绝缘线振荡器的设计与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3): 0- .
|
[12] |
冯晓辉, 章林文, 丁伯南.
磁绝缘传输线无损磁绝缘形成过程的电磁模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3] |
李志强, 钟辉煌, 樊玉伟, 舒挺, 杨建华, 许流荣, 赵延宋.
S波段锥形磁绝缘线振荡器粒子模拟和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1): 0- .
|
[14] |
宋盛义, 关永超, 顾元朝, 邹文康.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5): 0- .
|
[15] |
冯晓辉, 丁伯南, 宋盛义, 王文斗.
磁绝缘稳态电路编码中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的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3): 0- .
|
[16] |
陈代兵, 王冬, 范植开, 孟凡宝.
多频磁绝缘线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0): 0- .
|
[17] |
周俊, 刘大刚, 刘盛纲.
粒子模拟中激励源的一种等效设置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5): 0- .
|
[18] |
宋盛义, 仇旭, 卫兵, 顾元朝, 谢卫平.
阳加速器水传输线及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7): 0- .
|
[19] |
宋盛义, 仇旭, 王文斗, 谢卫平.
磁绝缘传输线的有损线模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 0- .
|
[20] |
宋盛义, 王文斗, 曹文彬, 林其文, 冯晓晖, 孙承纬.
4层圆盘锥形磁绝缘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6):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