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林林, 马国武, 孙迪敏, 卓婷婷, 黄麒力, 谭志远, 龚胜刚, 陈洪斌, 孟凡宝.
28 GHz/50 kW准光输出连续波回旋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6): 060101-.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139
|
[2] |
尹汐漾, 袁明权, 韩宾, 吕军光, 王宇航.
品质因数对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05): 0541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60548
|
[3] |
田瑞霞, 王贤武, 金鹏, 许哲, 冯勇.
回旋加速器高频腔的设计与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10): 1051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5104
|
[4] |
顾玲, 刘飞, 刘迎辉.
复合腔回旋管高频结构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1): 013008-.
doi: 10.3788/HPLPB201426.013008
|
[5] |
李纪三, 王勇, 刘文鑫.
计算波导加载谐振腔谐振频率的新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1): 3-4.
|
[6] |
韩勇, 耿志辉, 张世昌, 刘濮鲲.
不同材料回旋管输出窗的临界热耗散功率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9): 0- .
|
[7] |
刘迎辉, 牛新建, 王丽, 李宏福.
94 GHz基波复合腔回旋管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8] |
郭艳芳, 张兆传, 符春久.
重入式谐振腔电磁场建立的瞬态物理过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3): 0- .
|
[9] |
孔龙, 刘庆想, 李相强, 张健穹.
同轴边加载三腔谐振腔高频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0] |
刘睿, 李宏福.
回旋管同轴谐振腔模式的选择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5): 0- .
|
[11] |
于新华, 蒙林, 牛新建.
94 GHz渐变复合腔二次谐波回旋管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2] |
黄勇, 喻胜, 李宏福, 牛新建, 罗勇, 徐勇, 王丽, 王辉.
W波段二次谐波突变复合腔回旋管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3): 0- .
|
[13] |
全亚民, 丁耀根, 王树忠.
外加载谐振腔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5): 0- .
|
[14] |
谢永超, 张世昌, 丁学用.
结构偏心对开放式同轴谐振腔性能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11): 0- .
|
[15] |
徐勇, 罗勇, 刘迎辉, 王建勋, 李宏福, 王晖, 熊彩东.
Ka波段TE01模回旋速调管输出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3): 0- .
|
[16] |
袁学松, 鄢扬, 傅文杰, 钟任斌, 刘盛纲.
220 GHz回旋单腔管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0): 0- .
|
[17] |
张治强, 方进勇, 郝文析, 秋实, 宁辉.
X波段脉冲压缩装置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2): 0- .
|
[18] |
许哲, 王春晓.
铁氧体环的导磁率及其品质因数的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9): 0- .
|
[19] |
张辉波, 张世昌, 金践波, 邱春蓉, 胡莉, 梁晓萍.
采用坡度磁场提高同轴腔电子回旋管的效率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7): 0- .
|
[20] |
郑勤红, 曾华, 解福瑶.
用多极理论分析圆柱对称微波谐振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1, 13(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