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进寿.
条纹及分幅相机技术发展概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1): 112003-1-112003-17.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19
|
[2] |
何鋆, 杨晶, 苗光辉, 张娜, 崔万照.
高性能多功能介质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研究平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3): 033003-1-033003-5.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318
|
[3] |
孟晓慧, 董志伟.
质子束轰击金属靶面的二次电子效应的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6): 064002-.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498
|
[4] |
孟晓慧, 董志伟.
二次电子对离子束流品质影响的动态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11): 114005-.
doi: 10.11884/HPLPB201830.180135
|
[5] |
张小东, 欧阳晓平, 翁秀峰, 姜文刚, 张建福, 谭新建, 何军章, 魏晨.
基于微通道板的中子探测器γ射线灵敏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4): 044002-.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388
|
[6] |
徐伟, 王涛, 何智兵, 吴章文.
化学气相沉积-氧化烧结法制备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2008-.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2008
|
[7] |
王强强, 邓克立, 邓才波, 邓博, 袁铮, 陈韬, 董建军, 曹柱荣, 刘慎业, 江少恩.
微通道板二次电子倍增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4005-.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4005
|
[8] |
李晋, 杨志文, 杨品, 杨正华, 董建军, 李三伟, 刘慎业, 江少恩, 曹柱荣.
神光-Ⅲ主机X光双通道单分幅成像系统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10): 102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1
|
[9] |
穆宝忠, 吴雯靓, 伊圣振, 王新, 蒋励, 朱京涛, 王占山, 方智恒, 王伟, 傅思祖.
4.75 keV能点四通道Kirkpatrick-Baez显微镜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4): 903-907.
|
[10] |
漆小波, 张占文, 高聪, 李波, 魏胜.
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的渗透性能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10): 2365-2370.
doi: 10.3788/HPLPB20122410.2365
|
[11] |
谢爱根, 张健, 吴红艳, 王铁邦.
多晶体二次电子的角度分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12] |
李云峰, 陈韬, 袁铮, 曹柱荣, 黎航, 张海鹰, 肖沙里, 刘慎业.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均匀性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13] |
应旭华, 郝建红, 范杰清.
双边二次电子倍增效应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14] |
杨文正, 白永林, 秦君军, 赵军平, 白晓红, 刘百玉.
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的增益压窄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5] |
蔡厚智, 刘进元, 牛丽红, 廖华, 周军兰.
微通道板中电子时间倍增特性的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0): 0- .
|
[16] |
袁铮, 刘慎业, 曹柱荣, 肖沙里, 黎航, 张海鹰, 王丽伟.
门控分幅相机增益衰减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5): 0- .
|
[17] |
黎航, 曹柱荣, 赵宗清, 巫顺超, 董建军, 易荣清, 陈凯.
微通道板2.0~5.5 keV X射线透过率标定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6): 0- .
|
[18] |
曹柱荣, 丁永坤, 张海鹰, 白晓红, 刘百玉, 白永林.
X射线分幅相机真空弧放电损害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2): 0- .
|
[19] |
李芝华, 李波.
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玻璃微球堵口特种胶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8): 0- .
|
[20] |
谢爱根, 裴元吉, 孙红兵, 王荣.
高能原电子能量与金属的有效真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关系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8):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