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兵, 周辉, 马良, 程引会, 刘逸飞, 郭景海, 赵墨.
共形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及其改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7): 073205-.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475
|
[2] |
王玥, 陈再高, 王建国.
用于三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的电荷守恒共形发射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3): 033020-.
doi: 10.11884/HPLPB201628.033020
|
[3] |
彭凯, 刘大刚, 夏蒙重, 刘腊群.
用于系统模拟的并行电磁粒子模拟计算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10): 2420-2424.
doi: 10.3788/HPLPB20122410.2420
|
[4] |
令钧溥, 贺军涛, 张建德, 曹亦兵, 张泽海, 江涛.
螺旋波纹波导被动式脉冲压缩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3): 752-756.
doi: 10.3788/HPLPB20122403.0752
|
[5] |
董烨, 陈军, 杨温渊, 赵强, 夏芳, 肖丽, 马彦, 廖丽, 孙会芳, 董志伟, 周海京, 陈虹, 莫则尧.
3维全电磁粒子模拟大规模并行程序NEPTUNE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6): 0- .
|
[6] |
陈再高, 王建国, 张殿辉, 王玥, 刘纯亮, 李永东, 王洪广, 乔海亮, 袁媛.
3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UNIPIC-3D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7] |
董烨, 杨温渊, 陈军, 董志伟.
并行3维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NEPTUNE的外加磁场模块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3): 0- .
|
[8] |
孙会芳, 董志伟.
新型低阻抗同轴慢波器件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3): 0- .
|
[9] |
董烨, 杨温渊, 董志伟, 孙会芳, 周海京.
3维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的外加波与粒子模块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4): 0- .
|
[10] |
胡晓娟, 葛德彪, 魏兵, 杨利霞.
基于目标三角面元模型生成FDTD共形网格的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8): 0- .
|
[11] |
刘长军, 黄卡玛, 闫丽萍, 蒲天乐, 张文赋.
电磁辐射作用于计算机主板的模拟及效应评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5): 0- .
|
[12] |
刘大刚, 祝大军, 周俊, 胡旻, 刘盛纲.
3维电磁粒子模拟程序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1): 0- .
|
[13] |
廖平, 杨中海, 雷文强, 廖莉.
周期永磁聚焦电子注性能计算机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1): 0- .
|
[14] |
李斌, 杨中海, 莫元龙.
幅相一致行波管非线性理论与计算机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4): 0- .
|
[15] |
王华军, 李宏福, 石红, .
回旋管单阳极电子枪计算机辅助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1): 0- .
|
[16] |
毛从光, 周辉.
二维圆柱坐标系中五角形共形网格算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
[17] |
李斌, 杨中海.
行波管相位一致性的理论研究与计算机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1, 13(04): 0- .
|
[18] |
于德利, 王润文, 陶永祥.
铜蒸气激光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1, 13(03): 0- .
|
[19] |
程晓峰, 景峰, 张小民, 彭志涛, 刘兰琴, 朱启华.
高功率脉冲激光器能量离散的计算机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8): 0- .
|
[20] |
徐林, 杨中海, 莫元龙.
行波管三维非线性计算机模拟的改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9, 11(03):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