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麒力, 孙迪敏, 马国武, 胡林林, 卓婷婷.
双频回旋管内置准光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5): 053001-1-053001-6.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446
|
[2] |
胡林林, 马国武, 孙迪敏, 卓婷婷, 黄麒力, 谭志远, 龚胜刚, 陈洪斌, 孟凡宝.
28 GHz/50 kW准光输出连续波回旋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6): 060101-.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139
|
[3] |
王斌, 刘云龙, 王虎, 何红, 陈静.
高阶不对称体模回旋管Denisov型准光模式变换器(英)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7): 073005-.
doi: 10.11884/HPLPB201628.073005
|
[4] |
孙迪敏, 马国武, 黄银虎, 卓婷婷, 陈洪斌.
TE02模式W波段三次谐波回旋管腔体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3004-.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3004
|
[5] |
王斌, 黄亮杰, 刘云龙, 何红.
110 GHz回旋管Denisov型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7): 0730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073002
|
[6] |
王斌, 何红, 刘云龙, 王虎.
140 GHz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设计(英)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1): 1130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113002
|
[7] |
姜利辉, 李浩, 吴泽威.
94 GHz的TE11-HE11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6): 063009-.
doi: 10.11884/HPLPB201426.063009
|
[8] |
张信歌, 李少甫, 李波, 邓渊, 李雅楠, 王兰兰.
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8): 083003-.
doi: 10.11884/HPLPB201426.083003
|
[9] |
徐刚, 余川, 李正红, 廖勇, 谢平.
9.4 GHz过模光滑壁TE11HE11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2): 394-398.
doi: 10.3788/HPLPB20132502.0394
|
[10] |
刘建卫, 赵青.
准光模式变换器研究与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0): 2663-2666.
doi: 10.3788/HPLPB20132510.2663
|
[11] |
屈劲, 薛长江, 潘文武, 陈鑫, 余川, 施美友, 陈世韬.
95 GHz准光模式转换器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1): 157-161.
|
[12] |
于新华, 牛新建, 姜彦南.
回旋速调管变周期TE01-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9): 2155-2158.
doi: 10.3788/HPLPB20122409.2155
|
[13] |
刘睿, 李宏福.
回旋管同轴谐振腔模式的选择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5): 0- .
|
[14] |
王强, 周海京, 杨春, 李彪, 赫英毅.
TE01-TE11模式变换器的迭代设计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5]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赵柳.
径向线型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0): 0- .
|
[16] |
刘庆想, 袁成卫.
同轴插板式TEM-TE11模式转换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6): 0- .
|
[17] |
刘庆想, 袁成卫.
一种新型同轴TEM-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1): 0- .
|
[18] |
袁成卫, 凌根深.
Vlasov辐射器反射特性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2): 0- .
|
[19] |
张江川, 李家胤, 杨梓强.
相对论返波管模式变换器的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1, 13(01): 0- .
|
[20] |
余川, 刘庆想, 崔学芳, 文舸一.
同轴TEM-余矩形TE10模式变换器的优化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1):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