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淦平, 李春霞, 金晓, 黄华, 刘振帮.
采用组合引导磁场的多注二极管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5): 053003-1-053003-4.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436
|
[2] |
崔萌, 万知之, 左向华, 刘静, 董成龙.
小型化加速器用X波段多注速调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0): 103015-1-103015-6.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226
|
[3] |
左向华, 万知之, 崔萌, 刘静, 董成龙.
反转永磁聚焦C波段高功率多注速调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0): 103011-1-103011-5.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225
|
[4] |
李烨, 李冬凤, 王子威, 闫松.
S波段超宽带高平均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0): 103005-1-103005-6.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202
|
[5] |
王显, 张德伟, 王树兴, 吕大龙, 张毅.
折叠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在滤波器和均衡器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9): 093206-.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134
|
[6] |
袁欢, 刘振帮, 黄华, 孟凡宝, 陈昌华.
强流脉冲驱动的X波段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相位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09): 093005-.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31
|
[7] |
李乐乐, 黄华, 刘振帮, 王淦平, 袁欢.
强流多注电子束高效率引入的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2): 1230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160434
|
[8] |
徐卫彬, 郭玉辉, 郑亚伟, 罗冰峰, 贾欢.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加速器同步控制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1): 015101-.
doi: 10.11884/HPLPB201527.015101
|
[9] |
王勇, 阮望, 张瑞, 谢敬新, 丁耀根, 刘濮鲲.
L波段高功率多注速调管设计与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4): 0- .
|
[10] |
高忠贵, 林福民.
基于同轴TM812模谐振腔的毫米波多注速调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8): 0- .
|
[11] |
全亚民, 丁耀根, 王树忠.
双间隙耦合腔中自激振荡问题的分析和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10): 0- .
|
[12] |
林福民, 丁耀根.
多注速调管π模双间隙腔截止波导输出回路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12): 0- .
|
[13] |
张瑞, 王勇.
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9): 0- .
|
[14] |
王树忠, 丁耀根, 沈斌, 2, 王进华.
多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2): 0- .
|
[15] |
董玉和, 丁耀根, 肖刘.
微波同轴腔高阶TM模式参数的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7): 0- .
|
[16] |
杨郁林, 张治畴, 丁武.
多注速调管的3维数值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8): 0- .
|
[17] |
王勇, 丁耀根, 刘濮鲲, 谢敬新, 张瑞.
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的初步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8): 0- .
|
[18] |
高远, 罗晓曙, 方锦清, 翁甲强.
强流束晕-混沌的外部磁场自适应控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9): 0- .
|
[19] |
赵全忠, 程兆谷, 高海军.
自适应控制飞行光学聚焦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0): 0- .
|
[20] |
汪海洋, 李明光, 李家胤.
多注速调管双重入式谐振腔的解析计算与仿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3):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