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源, 刘庆想, 张健穹, 李相强.
一种直角转弯圆波导模式转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8): 083005-.
doi: 10.11884/HPLPB201830.180074
|
[2] |
廖勇, 孟凡宝, 张现福, 徐刚, 陈世韬, 谢平, 王冬, 秦奋, 张勇, 于爱民, 马弘舸.
L波段高功率波导缝隙阵设计与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1): 113003-.
doi: 10.11884/HPLPB201628.160069
|
[3] |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王邦继.
高功率过模圆波导到两路矩形波导功分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9): 093001-.
doi: 10.11884/HPLPB201426.093001
|
[4] |
杨一明, 袁成卫, 钱宝良.
波导缝隙阵列天线高功率微波应用探索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0): 2648-2652.
doi: 10.3788/HPLPB20132510.2648
|
[5] |
刘国, 罗勇, 王建勋, 蒲友雷.
高功率圆波导多孔阵列定向耦合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2): 417-422.
doi: 10.3788/HPLPB20122402.0417
|
[6] |
李国林, 舒挺, 袁成卫, 张军, 朱俊, 杨杰, 武大鹏, 朱占平.
线极化高功率微波双工器空间谐波的选择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7] |
李佳伟, 黄文华, 张治强, 黄惠军, 王康懿, 梁铁柱, 陈昌华, 方进勇.
基于漏波波导X波段高功率微波天线的实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2): 43-44.
|
[8] |
李佳伟, 黄文华, 梁铁柱, 黄惠军, 王康懿.
基于漏波波导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天线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8): 0- .
|
[9] |
赵立山, 袁成卫, 张建德, 张强.
低过模高功率微波方圆模式转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0] |
张治强, 方进勇, 李佳伟, 黄惠军, 王康懿, 宋志敏, 黄文华, 焦永昌.
X波段高功率微波TE11模圆极化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11] |
石爱民, 王贤武, 文良华, 冯勇.
基于定向耦合器的高频功率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12] |
石德万, 王文祥, 魏彦玉, 黄民智.
波导-带状线-同轴线型定向耦合器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1): 0- .
|
[13] |
李国林, 舒挺, 袁成卫, 王挺, 张军.
基于过模波导的高功率微波准相干功率合成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11): 0- .
|
[14] |
方进勇, 张治强, 黄文华, 江伟华.
常用微波衰减器脉冲功率容量测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11): 0- .
|
[15] |
李国林, 舒挺, 袁成卫.
S波段高功率微波波导输出多工器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4): 0- .
|
[16] |
石德万, 王文祥, 宫玉彬, 魏彦玉.
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场分布的求解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6): 0- .
|
[17] |
周长庚, 亢武, 胡永宏, 李彦, 娄本超, 祖秀兰, 熊日恒, 陈俊光, 黎晓云2.
ECR离子源中的微波功率在线测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9): 0- .
|
[18] |
刘庆想, 袁成卫.
一种新型同轴TEM-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1): 0- .
|
[19] |
牛新建, 李宏福, 谢仲怜.
高功率毫米波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1): 0- .
|
[20] |
牛新建, 李宏福, 喻胜, 谢仲怜.
高功率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