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清松, 周唐建, 尚建力, 汪丹, 李密, 邬映臣, 王君涛, 王亚楠, 徐浏, 杜应磊, 陈小明, 张凯, 唐淳.
高效紧凑室温Yb:YAG板条全固态激光技术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2): 121009-1-121009-5.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185
|
[2] |
周朴.
高平均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基础: (1)概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0): 1002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81
|
[3] |
周朴.
高平均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基础: (2) 谐振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0): 100202-.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82
|
[4] |
刘娇, 王君涛, 周唐建, 高清松.
高功率平面波导激光器研究进展及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06): 061015-.
doi: 10.11884/HPLPB201527.061015
|
[5] |
李静, 郑轶, 罗晋, 陈松林, 关振威, 梁璐.
航空复合涂层材料的激光烧蚀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2): 029003-.
doi: 10.3788/HPLPB201426.029003
|
[6] |
覃觅觅, 罗勇, 杨仕超, 王建勋.
170 GHz缓变截面开放式谐振腔传播特性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2): 427-430.
doi: 10.3788/HPLPB20132502.0427
|
[7] |
林福民, 张华福, 马晓兰.
电子注对谐振腔中TM模式谐振频率和电磁场分布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7): 1763-1769.
doi: 10.3788/HPLPB20132507.1763
|
[8] |
彭钦军, 许祖彦.
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功率和光束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7): 0- .
|
[9] |
唐婷婷, 侯俊勇, 刘文莉, 陈福深.
半导体超常媒质矩形谐振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09): 0- .
|
[10] |
袁晓东, 蒋新颖, 郑建刚, 胡东霞, 段文涛, 金国藩.
角锥棱镜阵列谐振腔的输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6): 0- .
|
[11] |
王小军.
二极管泵浦高能固体激光器中的光热耦合现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5): 0- .
|
[12] |
廖绍伟, 徐建华, 严平, 王亚.
基于异向传输线的亚波长谐振腔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6): 0- .
|
[13] |
刘良清, 袁孝.
微变形镜内腔补偿激光模式畸变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5): 0- .
|
[14] |
雷朝军, 喻胜.
8 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谐振腔设计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11): 0- .
|
[15] |
孙红兵, 裴元吉, 金凯, 王荣.
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计算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1): 0- .
|
[16] |
张瑞, 王勇.
TM610高次模圆柱谐振腔的模拟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07): 0- .
|
[17] |
强希文.
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及其大气传输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s): 0- .
|
[18] |
强希文.
高能固体激光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05s): 0- .
|
[19] |
张军, 钟辉煌.
过模慢波结构频率反射特性及谐振腔的影响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8): 0- .
|
[20] |
刘岩, 金玉奇, 桑凤亭, 孙以珠, 刘嵚, 张治国.
PID调节器在氧碘化学激光器谐振腔调腔中的应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4):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