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邴丰, 潘卫民, 黄彤明, 马强, 杨际森.
一种可调耦合度型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5): 053003-.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258
|
[2] |
文数文, 高杨, 许夏茜.
接地孔效应前置的微带交指滤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8): 08410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80093
|
[3] |
张大鹏, 高杨, 贾乐, 文数文.
体声波梯形滤波器的布局设计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01): 01410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12
|
[4] |
贾乐, 高杨, 韩超, 吕军光.
Wi-Fi频段体声波滤波器的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0): 104104-.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41
|
[5] |
高杨, 赵坤丽, 韩超.
S波段窄带带通体声波滤波器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1): 114101-.
doi: 10.11884/HPLPB201729.170195
|
[6] |
李虹轶, 郭春营, 许伟, 林源根.
模拟器电磁场与实际电磁场耦合响应等效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02): 025002-.
doi: 10.11884/HPLPB201628.025002
|
[7] |
倪媛, 季珂, 汪静丽, 陈鹤鸣.
光子晶体环形腔的四波长THz滤波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0): 103101-.
doi: 10.11884/HPLPB201628.160055
|
[8] |
张永亮, 苏涛, 吴边, 闫嘉昕.
一种改进的微波滤波器调试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3003-.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3003
|
[9] |
蔡洵, 高杨, 黄振华.
体声波双工器中滤波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4101-.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4101
|
[10] |
孙鹏, 李相强, 刘庆想, 张政权, 李伟.
单相并联谐振变换器输出LC滤波器参数优化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06): 063027-.
doi: 10.11884/HPLPB201426.063027
|
[11] |
陆彬, 崔博华.
太赫兹波导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06): 1527-1529.
doi: 10.3788/HPLPB20132506.1527
|
[12] |
李纪三, 王勇, 刘文鑫.
计算波导加载谐振腔谐振频率的新方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01): 3-4.
|
[13] |
张辉, 李天明, 胡标.
内外开槽同轴潘尼管波导传播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0- .
|
[14] |
刘启能.
光子晶体全反射贯穿偏振滤波器的理论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4): 0- .
|
[15] |
李宪优, 田耕, 于丽娟, 王玲, 魏学荣.
强光一号加速器测量电缆补偿技术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03): 0- .
|
[16] |
雷禄容, 范植开, 何琥, 黄华.
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高频特性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0): 0- .
|
[17] |
李国林, 舒挺, 袁成卫.
S波段高功率微波波导输出多工器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04): 0- .
|
[18] |
唐平瀛, 丁伯南, 戴晶怡.
高频H型放电离子源的场特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9): 0- .
|
[19] |
成永东, 李家胤.
多注速调管放大器的自适应均衡器研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1): 0- .
|
[20] |
范植开, 刘庆想, 刘锡三, 何琥, 邓仕钰.
三腔渡越管振荡器高频结构的解析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 12(04):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