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子韦华, 谢彦召.
架空及埋地多导体线缆对HEMP辐照的瞬态响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7): 070003-.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142
|
[2] |
谢彦召, 刘民周, 陈宇浩.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电磁恢复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7): 070001-.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202
|
[3] |
董宁, 谢彦召.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空电磁脉冲E1分量环境计算及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7): 070002-.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140
|
[4] |
秦锋, 钟少武, 崔志同, 刘清, 毛从光.
核安保典型系统电磁脉冲效应试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11): 113201-113201.
doi: 10.11884/HPLPB201931.190219
|
[5] |
束国刚, 杜子韦华, 黄玮, 陈宇浩, 陈卫华, 周熠, 翟守阳, 何奇, 谢彦召.
核电站最小安全系统电磁脉冲效应试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10): 103203-.
doi: 10.11884/HPLPB201830.180115
|
[6] |
王富强, 马晨, 王东红, 张建东, 刘鹏, 刘艳.
屏蔽复合材料设备舱电磁脉冲屏蔽效能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0): 103245-.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45
|
[7] |
黄忠胜, 陈宇浩, 杨明, 李科杰, 祁国成, 吕峰, 谢萍, 刘青, 谢彦召.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设备级电磁脉冲效应评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2): 125002-.
doi: 10.11884/HPLPB201527.125002
|
[8] |
程引会, 马良, 周辉, 吴伟, 李进玺, 李宝忠.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穿透电离层数值计算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02): 0- .
|
[9] |
马良, 吴伟, 程引会, 周辉, 李宝忠, 李进玺, 朱梦.
基于原始波形测量的脉冲电场探测器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11): 0- .
|
[10] |
孙蓓云, 陈向跃, 翟爱斌, 毛从光.
直流固态继电器电磁脉冲失效模式实验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2): 0- .
|
[11] |
翟爱斌, 谢彦召, 韩军, 孙东阳, 相辉.
两种高空核爆电磁脉冲下电话机的效应异同性及概率分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0): 0- .
|
[12] |
马良, 周辉, 程引会, 吴伟, 李宝忠, 李进玺.
地面铺设缆线的高空电磁脉冲响应研究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 20(03): 0- .
|
[13] |
任合明, 周璧华, 余同彬, 王钊2.
雷电电磁脉冲对架空电力线的耦合效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10): 0- .
|
[14] |
毛从光, 郭晓强, 周辉, 谢彦召.
高空核电磁脉冲模拟波形的双指数函数拟合法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3): 0- .
|
[15] |
周启明, 罗学金, 许献国, 邓建红, 曹占峰, 王自元, 李小伟, 杨蓉.
近地九芯电缆高空电磁脉冲耦合模拟试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01): 0- .
|
[16] |
谢彦召, 王赞基, 王群书, 周辉, 孙蓓云.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波形标准及特征分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8): 0- .
|
[17] |
谢彦召, , 孙蓓云, 周辉, 王赞基, 王群书.
地面附近的高空核爆电磁脉冲环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7): 0- .
|
[18] |
余同彬, 周璧华.
近地长电缆对高空电磁脉冲晚期部分的响应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2): 0- .
|
[19] |
黄聪顺, 周启明.
高空电磁脉冲作用下地面电缆屏蔽层感应电流的数值模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09): 0- .
|
[20] |
孙蓓云, 周辉, 谢彦召.
两种高空核爆电磁脉冲电缆耦合效应的比较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2, 14(06): 0- .
|